治未病 学科普

不起眼的痣

【 发布日期:2022-08-30 】

第六人民医院 整形外科 郭峰 李文博

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节目制作人李香山脚背上的一颗痣恶变成为了恶性黑色素细胞瘤,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让正当辉煌的人生提前进入了倒计时,在给自己开的人生告别会上,他对大家说:“长了黑痣赶紧去点掉,千万别以为那代表着好运和性感。”小小的一颗痣竟然会夺走我们的生命?痣和命的关系,更多在于它的“质”,而非“量”!

痣指的是任何先天性、局限性、良性的黑色素系统异常病灶,而在日常生活中,痣往往成为了黑色素细胞痣的代名词。

痣的黑色从何而来?黑色素细胞,分布于皮肤基底层、毛囊、大多数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粘膜及其他部位。黑色素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器,能合成酪氨酸酶,后者能使酪氨酸通过氧化反应形成黑色素,并分泌到周围的上皮细胞,最终脱落于皮面。在人体皮肤内,黑色素细胞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比例从1:4-1:10不等,不同种族的肤色差异主要取决于表皮层细胞所含的黑色素的数量而不是黑色素细胞的数量。

大多数黑痣在出生后第2-6年出现,到20岁前,几乎身体上所有的黑痣都已经显现出来了。每个人全身黑痣的数目是不一致的,正常人体表每人平均存在15-20颗黑痣。绝大部分的痣分布在皮肤上,但少数也可分布在口腔、阴道等鳞状上皮覆盖的粘膜。正常人体表黑痣的自然病程十分稳定,相对来说,自然消退、明显增大及恶变等在黑痣的病程中均数罕见。

黑痣一般是根据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组织层次上的分布来进行分类的,这种组织结构的不同,是由黑痣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所造成的。

1、交界痣:因病灶分布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而命名。这是黑痣的早期发育阶段,病灶位于表皮深层或与真皮层的交界处。交界痣大多数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出现,表现为境界清晰的、淡棕色至黑色的斑块或轻度隆起皮面的丘疹,直径多在0.6cm-0.8cm之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没有毛发生长。交界痣可以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是婴幼儿或儿童期黑痣的表现型,在青春期以前不发生恶变。到青春期以后,大多数交界痣转变为了皮内痣,而发生于手掌、足底和外生殖器等部位的交界痣的交界活性保持至成年,因此这些部位的交界痣存在潜在的恶变机会。

2、皮内痣:病灶均分布在真皮内,是成年人痣的常见类型,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半球形隆起皮面、淡褐色或皮色的小肿物,直径多在1cm之内,表面光滑,有时中央可有数根毛发。此时黑色素细胞不再增生,通常不发生恶变。

3、混合痣: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变的过渡表现,多见于中青年,表现为凸出皮面的、褐色至黑色的丘疹或斑丘疹,界限清晰, 常生有毛发,四周色素减淡。混合痣分布在表皮层及真皮层,但有时可扩展至真皮下部至皮下脂肪内。

总之,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可以是同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后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癌变概率极小,且几乎都是交界痣或混合痣中的交接成分出现恶变。据统计,80%的恶性黑色素瘤是在无

先天性或后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皮肤或粘膜上发生的,约20%是在原先存在的黑痣基础上癌变而来。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对黑痣采取治疗措施呢?由于正常人体表都会有痣,绝大部分的黑痣可以不用治疗。前文提到,发生在手掌、足底、腰周、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因其始终保持交界活性,恶变可能较大,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措施。而其他部位的黑痣,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治疗:

1、体积突然增大。

2、颜色变黑或呈斑驳样。

3、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或肿胀。

4、自觉疼痛或瘙痒。

5、周围出现卫星病灶(大痣边上出现小痣)。

一般对于直径大于3mm的黑痣,通常建议采用手术切除,如果面积过大则需要分次切除,甚至选择植皮或者各种皮瓣覆盖。切除的黑痣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这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直径在数毫米以下的黑痣,也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化学烧灼、冷冻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无法做病理检查,所以仅适用于直径小、位置浅表且诊断明确的黑痣。

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得当,黑痣可以轻松根治,千万不要让小小的一颗痣成为我们生活的烦恼。

沪ICP备05052060号 沪举报中心沪公安网备31009102000045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地址: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东一舍102、105、107

邮编:200025

电话:021-63846590转776822或7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