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提出增强抗TNF-α生物制剂靶向抗炎效应的新策略
2024-03-21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2024年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上海市结直肠肿瘤研究中心杜鹏、刘辰莹研究团队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期刊发表题为AMBRA1 promo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by antagonizing PP4R1/PP4c mediated IKK dephosphorylation in an autophagy-independent mann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AMBRA1可与IKK复合物及蛋白磷酸酶4调节亚基1及其催化亚基(PP4R1/PP4c)互作,竞争性抑制PP4R1/PP4c对IKK的去磷酸化作用,从而促进肠道炎症反应,并削弱英夫利西单抗(IFX)的靶向抗炎作用,为难治性IBD患者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种临床疾病类型。IBD的发病与遗传、环境、饮食、微生物感染及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核心致病机制是身体启动了异常的肠道免疫反应,自我攻击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和损伤。突出的病理表现为肠黏膜炎性损伤、肠壁(也包括整个消化道)的慢性增生性炎症和肠壁纤维化,继而引发肠段狭窄、梗阻以及炎症引流不畅并发的各种瘘管、窦道、脓肿、穿孔等。这些并发症加剧了患者整体营养、免疫、发育、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恶化,逐渐致残,甚至致死。无论是内科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新近的以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拮抗剂为代表的生物靶向治疗均无法根治炎症,维持长期的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近25%UC患者和70%CD患者因药物治疗失败或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凸显了IBD病因学及生物制剂耐药原因的复杂性。

  杜鹏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结直肠粘膜免疫异常及炎症发生机制、肠道纤维化狭窄发生机制及生物制剂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最新研究发现,自噬相关蛋白AMBRA1(Autophagy/Beclin-1 regulator 1)通过N端结构域(1-532 AA)竞争性抑制PP4R1/PP4c与IKK复合物的结合,从而拮抗了PP4R1/PP4c对IKK的去磷酸化作用,进而促进NF- B通路激活,加重肠道炎症反应。而在炎症刺激条件下,IKKα通过磷酸化AMBRA1抑制CUL4A与AMBRA1的蛋白互作以及CUL4A对AMBRA1的K48多聚泛素化修饰,从而增强AMBRA1蛋白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组首次证实敲低AMBRA1表达可显著增强抗TNF-α为代表的生物制剂IFX的靶向抗炎效应,揭示了靶向AMBRA1增强生物制剂IFX抗炎疗效的机制和新策略。


 

学院快讯

  南方医科大学张玉润书记一行来访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医学院举行“思南健康学堂”十周年特别活动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一行调研郑颂国教…
  上海黄浦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来访交流

科研动态

  Nature microbiology | 基础医学院何平课…
  Immunity | 邹强课题组等揭示乳酸介导CTL…
  附属仁济医院桂俊团队于合作者发现肿瘤免…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全球健…
  揭示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参与铁死亡调节的…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临床与科研同进展…
  “‘医’心守护,‘救’在身边”第四期活…
  基础医学院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
  卞正乾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述“…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举行2024年上半年发展对…

媒体聚焦

  【中国青年报】范先群代表:让老人“健康…
  【中国青年报】张伟滨委员:护工福利不能…
  【中国青年报】蔡威委员:完善罕见病药品…
  【广州日报】代表通道丨范先群:让每一个…
  【央视影音】[两会你我他]答网友问·全国…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