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流感日】精准防控流感,守护校园师生健康

2025年11月14日 09:48        点击:[]

2025世界流感日】精准防控流感,守护校园师生健康

秋冬交替,校园里人流密集的教室、图书馆、宿舍成为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关键场景。恰逢2025年世界流感日来临之际,为帮助全校师生科学认知流感、筑牢健康防线,我们特别推出流感防控科普宣传,带大家走出认知误区,掌握精准防控技能。

世界流感日自2018111日首次设立,初衷是纪念人类战胜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00周年,更核心的意义在于唤醒全球对流感防控的重视。对高校师生而言,流感绝非扛一扛就过的感冒,其强传染性和变异能力可能引发校园聚集性疫情,影响教学秩序和师生身心健康,精准防控刻不容缓。

一、流感认知:比普通感冒凶猛得多

1. 世界流感日的校园警示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会发生约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其中300万至500万例发展为重症,约29万至65万人因此死亡。高校作为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流感病例,若防控不及时,极易在班级、宿舍、社团等群体中扩散。今年世界流感日精准防控流感,守护全人群健康的主题,对校园而言更应解读为精准防控,守护师生平安

2. 今年流感季:来得早、毒株新,校园需警惕

与往年相比,2025年流感季呈现明显提前态势。全国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10月中旬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较上一周提升2.2%,是同期各类呼吸道病毒中增幅最大的。对我校师生而言,更需关注的是流行毒株的变化——今年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而去年主流毒株为甲型H1N1,这意味着师生群体对当前流行毒株的普遍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显著上升。

国际疫情形势也为校园防控敲响警钟:日本已于202510月宣布进入流感大流行期,而我校师生出境交流、假期旅行等活动频繁,增加了病毒输入风险,需格外加强防护。

3. 流感vs普通感冒:关键区别要分清

校园里不少同学容易混淆流感和普通感冒,延误防控时机。二者核心区别如下:

流感:由流感病毒(甲、乙、丙、丁四型,当前以甲型H3N2为主)引起,起病急,常突发高热(39-40℃),伴随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1-2周,重症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起病平缓,多为低热或无发热,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局部症状为主,全身反应轻微,通常5-7天可自愈。

二、重点防护:校园高风险人群要盯牢

结合校园人群特点,以下群体需重点加强防护:

  低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刚进入集体生活,尚未适应校园环境,免疫力可能相对较弱;

  备考学生:考研、考公、期末复习等高强度学习阶段,熬夜频繁导致免疫力下降;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师生:如哮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

  老年教职工、孕期女师生:生理机能特殊,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

三、科学防控:构筑校园疫苗+习惯双重防线

校医院医生强调,预防流感最有效的策略是疫苗接种+良好卫生习惯双管齐下,全校师生需共同践行:

1. 疫苗接种:校园防控第一道屏障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几率、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对校园人群而言,疫苗接种能有效阻断聚集性疫情发生,保障教学科研正常开展。

温馨提示:9-10月是最佳接种时间,错过最佳时间的师生在整个流感流行季内接种均有效。接种后需2-4周产生保护抗体,建议易感人群尽早接种。

2. 卫生习惯:校园场景防护要到位

结合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校园高频场景,需养成以下防护习惯:

勤洗手:接触教室门把手、图书馆书籍、食堂餐具、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后,务必按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20秒以上,无流动水时可使用含酒精免洗手消毒剂;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阶梯教室、图书馆自习室、校园班车等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出现感冒症状时更要全程戴口罩;

守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扔进带盖垃圾桶并洗手,避免对着同学、老师直接喷嚏;

少聚集: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在宿舍内大规模聚餐、桌游等聚集活动,避免去校外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

常通风:宿舍、办公室、实验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强免疫: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复习;食堂就餐注意荤素搭配,多摄入鸡蛋、牛奶、蔬菜等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跑步、打球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四、中招应对:科学处理不恐慌

若不幸感染流感,师生需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少传播原则,做好以下几点:

1. 及时就医报备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或本身属于高风险人群,需立即前往校医院或正规医院就诊,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学生)、部门负责人(教职工)报备,便于学校及时开展防控措施。

2. 抓住治疗黄金期

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是抗流感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切勿自行购买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或随意停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3. 居家休息不添乱

患病期间务必遵守校园防控要求,居家或在宿舍休息,避免前往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恢复正常学习工作,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4. 做好宿舍防护

同宿舍同学需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实行分餐制;每日加强宿舍通风消毒,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流感防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责任人。当前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希望全校师生切实提高防护意识,落实防控措施,校医院将持续为大家提供流感防控咨询、疫苗接种和诊疗服务。让我们携手并肩,共筑校园健康防线,为学习科研和校园生活保驾护航!

下一条:口腔护健康,青春添底气 —— 高校学子科学护牙指南

关闭

沪ICP备05052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09102000047号

Copyright.2019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