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简介
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是海南省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海南省政府主办、交大医学院主营),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科资源,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中心、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医学高端人才聚集中心,致力于打造“医教研产”一体化平台,成为东南亚医学教育和科技创新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核心业务涵盖:海南专项研究生培养;医学科学研究与转化;统筹交医在琼医院的医教研;协调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落地海南;医学相关继续教育与培训;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等方向。
视觉与心理人工智能实验室确立眼科AI诊疗、心理认知智能分析、手术机器人三大攻关方向,由周慧芳教授领衔,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澳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以4位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组成专家委员会。
二、实验室主任
【周慧芳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海南国际医学中心兼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智能手术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威尔默眼科中心学习交流。担任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9个科技奖项,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六届“银蛇奖”一等奖、第一/二届亚太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APAO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等荣誉。
三、实验室PI
【翟广涛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信号处理,发表期刊论文超过300余篇,h-index为55,论文谷歌引用1.3万余次,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央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哔哩哔哩等多个单位的产品中。获得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所培养的2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任Elsevier期刊Displays主编、《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IEEE CAS VSPC/ MSA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
【袁逖飞 教授】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入选者;香港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教授、荣誉副教授;英国MRC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评委;曾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基金会、欧盟EMBO基金会、英国牛顿Mobility学者基金等项目资助。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JAMA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Science Advances、Biological Psychiatry等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担任Brain Behav Immun、Sci Data等期刊编委。
【丁显廷 教授】
丁显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民盟中央委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先后担任国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专项负责人、比尔.盖茨基金会国际重大专项负责人、科技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从事单细胞蛋白组学技术、痕量生物样本检测及微流芯片技术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0余项。
【张赫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智慧医疗装备技术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黑龙江省杰青,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CSR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担任科技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领域顶层设计论证组专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领域专家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RIBIO”、“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机器人技术、足式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操作臂人机协作技术等。开展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经耳道的内耳手术机器人、脊椎手术机器人等医工交叉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04专项”、科技部支撑项目、国防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项。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郑哲东 助理教授】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助理教授,计算机视觉基金会(CVF)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表征学习和多媒体生成,在CVPR、ICCV、TPAMI、IJCV、ACM MM等国际顶级会议期刊发表论文54篇,其中包含23篇中国计算机协会CCF-A类论文、23篇IEEE/ACM汇刊、9篇ESI高被引论文,谷歌学术引用11,000余次,获得2021年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杰出年轻作者奖(每年一位),之江实验室国际青年人才基金,连续两届CVPR智慧城市挑战赛冠军,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担任TPAMI、IJCV、TIP、TMM、TCSVT等国际顶级人工智能期刊审稿人,CVPR、ICCV、ECCV、NeurIPS等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审稿人,IJCAI、AAAI等机器学习会议高级程序委员(SPC),ACM MM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领域主席(Area Chair)。
四、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组已建立成熟的实验体系和研究平台,深入系统研究以下方向:
1. 眼病智慧诊断与全周期管理
2. 视觉认知与心理疾病智慧诊断
3. 机器视觉与视觉感知计算
五、岗位需求
岗位1:PI (1-2名)
应聘条件:具有深入的眼科学、脑科学、临床研究/病种库与生物样本库建设、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机器人学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背景,第一/通讯作者代表性工作三篇以上;有责任心,有目标,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课题组攻坚新课题。
相关待遇:具体薪资面议
工作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岗位2:co-PI(1-2名)
应聘条件:具有较为深入的眼科学、脑科学、临床研究/病种库与生物样本库建设、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机器人学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背景,第一/通讯作者代表性工作一篇以上;有责任心,有目标,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课题组攻坚新课题。
相关待遇:具体薪资面议
工作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岗位3:博士后
应聘条件:获得眼科学、脑科学、临床研究/病种库与生物样本库建设、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机器人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年龄35岁以下;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背景,第一作者代表性工作一篇以上;有责任心,有目标,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承担和开展课题研究。
相关待遇:具体薪资面议
博士后流动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六、招聘程序
(一)报名
1. 报名时间:招聘启事在岗位招满前长期有效。
2. 报名材料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视觉与心理人工智能实验室公开招聘报名表》(附件1),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招聘报名表”。
(2)证件材料
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护照、个人证件照片(一寸)、个人简历、初始及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国内学历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国外学历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专业技术资格证、职(执)业资格证、外语等级证书、任职文件、奖惩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材料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证件名称”。
3. 报名方式
请将报名材料(报名表和证件材料)发送至邮箱wh320013@163.com抄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邮箱(hgy@shsmu.edu.cn),邮件名称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
4. 联系方式
张老师 1800552361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2025年8月27日
附件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视觉与心理人工智能实验室公开招聘报名表
报名岗位:
姓名 |
|
性 别 |
|
出生 年月 |
|
民族 |
|
照 片 |
籍贯 |
|
出生地 |
|
政治 面貌 |
|
参加工作时间 |
|
专业技术 职 务 |
|
身体 状况 |
|
学历 |
|
学位 |
|
是否统分生 |
|
毕业 院校 |
|
所学专业 |
|
英语程度 |
|
其它外语 |
|
计算机水平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学 习 工 作 简 历 |
|
主 要 学 术 成 果 |
|
奖 惩 情 况 |
|
家 庭 成 员 及 主 要 社 会 关 系 |
称 谓 |
姓名 |
年龄 |
政治面貌 |
所在单位及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人身份证号码 |
|
备 注 |
|
填表说明:
1.应聘人限报一个岗位;
2.表中项目如无需要填写内容,请填无;
3.“简历 ”从大学填起,如有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填写;
4.“学术成果 ”填写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成果,如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
5.“备注 ”栏填写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