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的前身是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专业,是国内最早起步的小儿血液学科之一,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目前科室在医院内有独立的血液/肿瘤大楼,有床位数153张,骨髓移植病房10个,日间治疗观察病床46张。学科拥有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6名。其中硕博生导师5名。年收治新恶性疾病患者达500例以上,年出入院达4500人次。每年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200例。
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自上世纪70年代谢竟雄主任创建了儿童血液专业;80年代应大明、王耀平教授带领完成国内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我国儿童异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先河;90年代顾龙君主任带领国内首先实行白血病动态监测的分级诊疗模式;汤静燕主任又率先创建实体瘤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本学科作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成为国家211工程学科和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站在儿童血液/肿瘤领域的最前沿。
血液肿瘤科现行治疗方案对国家“新农合计划”和儿童白血病临床诊疗路径的实施起到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使儿童标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生殖细胞性恶性肿瘤5年无病生存率均达到80%以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50%以上;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生存率大于7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移植生存率达90%。近年来又与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牵手,正在全国范围年内全面牵头开展儿童肾母细胞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中心联合临床研究,对推动中国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诊治和科研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建院十余年来,科室共承担国家及市局级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共计科研经费3000万元,发表包括《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在内的学术论文500余篇,先后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抗癌协会三等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