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活着的古籍——中国的传统医学典籍”专题讲座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06  阅读次数:

 

 

12月4日中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联合承办的“活着的古籍——中国的传统医学典籍”专题讲座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一楼中庭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作为“上海市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的交医专场,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

活动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倪力强教授担任主讲,交医图书馆馆长仇晓春主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医学生们怀着浓厚兴趣慕名而来,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倪力强教授以上海交大医学院院训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引领师生进入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璀璨世界。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全面展示了传统医学典籍的发展历程及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从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到包背装,倪教授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古籍的装帧形式,指出这些装帧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他强调,传统医学典籍不仅是宝贵的医药学知识宝库,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传承的桥梁。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让这些古籍“活”起来,成为图书馆工作者与医务人员的共同课题。

在讲座尾声,倪力强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贺信中的讲话,重申“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需要守正创新、代代相传”。他特别提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向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仇晓春馆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讲座是医学院图书馆助力中医药文化普及、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类似活动,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医学典籍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深入领略了传统医学典籍的博大精深,并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传统医学典籍的理解,也为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