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承办的第二届IVD产学研合作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旨在通过促进科研机构、医院及体外诊断(IVD)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加速IVD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转化,推动我国体外诊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学锋主任、潘秋辉、娄加陶、王佳谊、杨翠霞、翁文浩、林萍、杨海鸥等专委会的专家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系倪培华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管处陶素莉科长,以及Quidelortho公司等多方代表共计二十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伊始,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技术评估研究部主任王海银教授作了《体外诊断技术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应用》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IVD技术在早期筛查、临床决策、精准治疗及病情监测中的重要价值,指出其在降低医疗费用、提升诊疗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王教授结合上海多项研究成果,强调了干化学法在临床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并指出该方法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前提下可节约医疗成本,进一步提升了IVD技术在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他同时分享了IVD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最新进展,并呼吁在研发、医院及政府间加强协作,共同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价值。


随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李冬教授发表了《DRG/DIP支付改革对检验科的影响及应对》专题演讲,重点解读了即将在上海全面推行的DRG/DIP支付改革对医院和检验科运营的深远影响。李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支付改革下的运行情况,DRG运行情况中DRG高于支付标准的部分内外科不同病种中检验费用所占的比重,指出改革可能对检验科带来的挑战,包括业务量下降、收入减少、设备更新放缓等。他建议检验科应积极拓展门急诊项目,提升项目检测速度和诊断效能,积极配合医院向疾病诊断前移。同时,他呼吁更多创新诊疗技术的开发,并提出可通过制定单独支付标准的方式来保障新技术应用。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Quidelortho公司中国试剂研发负责人金圣泉先生就《科研成果转化为IVD产品》的议题,深入阐述了IVD试剂产业化的技术要点和流程。他详述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法规依据,介绍了新产品从立项到注册的关键节点,并对Quidelortho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团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论坛结束后,各领域专家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探讨。Quidel-Ortho公司的医学事务总监王辉先生和市场销售总监陈凯先生分别代表公司表示,未来将积极支持高校、医院的产学研合作,推动IVD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应用。

本次论坛为IVD产学研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界代表一致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共同助力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