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学科普

手麻那些事儿

【 发布日期:2022-08-17 】

瑞金医院 神经外科 孙昱皓 金易名

随着人们伏案工作变多,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增加,越来越多人出现手麻的情况。没错!长期伏案工作、低头使用手机等不良习惯常常会导致颈椎问题,从而出现手麻的症状,但是手麻一定是颈椎病导致的吗?接下来就跟您聊聊手麻那些事儿。

导致手麻的原因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1、神经受到外界压迫(最常见):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较常见):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神经自身出现问题(少见):如神经炎、神经肿瘤等。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导致手麻的最常见的三种疾病——颈椎病、腕管综合征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颈椎病

您可能会问,手麻为什么是颈椎出了问题呢?这是由于许多手部的神经其实是从颈椎这里发出的(如图1),当颈椎出了问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的小关节增生压迫了脊髓或神经根,就会影响下游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等,导致手麻。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如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其中最常见引起手麻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

图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刺激或压迫到颈神经根,表现为与受压的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如图2、3)。常见表现有颈肩痛,可以放射至手部及前臂,伴有手麻、上肢乏力等症状。

图2: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 图3:不同颈神经根受压后疼痛及麻木部位与相应神经根分布区一致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增生、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等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引起症状(图4)。可表现为四肢麻木、僵硬、双脚踩棉花感、持物不稳等不适。

可见颈椎病除了手麻的表现以外,还经常伴有其他的症状,如颈肩部疼痛、上肢肌力减退、持物不稳、双脚踩棉花感等。那么如何诊断颈椎病呢?除了有不良姿势习惯的病史以外,还需要结合查体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来确诊,主要包括颈椎平片(动力位)、颈椎核磁共振以及颈椎CT。有时患者还需要做一些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的检查,来明确是哪根神经受到了压迫。

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姿势,以及各种药物治疗、中医手法、牵引治疗,运动疗法等,主要的原理都是减轻炎症(水肿)或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进而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症状。但是,并非所有的颈椎病都适合牵引,部分情况非但不减轻反而加重。

当保守治疗后,疼痛不能缓解,或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损害时,及时手术是很有必要的。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压迫神经的组织同时,维持颈椎的稳定性。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术带来的创伤已经可以降低到很低的程度。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个体化,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微创,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开放手术。要注意的是,术后患者的康复以及改变生活中的不良姿势也对手术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手术也并不能一劳永逸哦。

二、腕管综合征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呢?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中最常见的一种,即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导致桡侧(拇指侧)3或4个手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以及支配区的运动功能障碍。下面先来讲讲关于腕管的一些基本知识。

腕管是腕掌侧的一个骨性纤维通道,顶部为腕横韧带,其内含有指浅屈肌腱4根,指深屈肌腱4根、拇长屈肌腱1根和正中神经。即腕管内含有9条韧带粉色部分为正中神经支配的皮及1根神经,就是正中神经。正中神经肤感觉区域分为皮支(支配手的部分皮肤感觉)及肌支(支配手的部分运动功能)。

粉色部分为正中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域

当腕管内容物增多或腕管内压力增高时,均可导致腕管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有腕部外伤、腕管内的肌腱慢性炎症、滑膜增生、腱鞘囊肿、慢性劳损、腕骨骨质增生等。

那么,腕管综合征有着什么样的症状呢?主要有手部麻木、疼痛、蚁爬感、感觉减退等不适,并可放射至前臂、肘部及肩部。此外,患者拇外展、屈曲及对掌肌力减弱,可出现“猿掌”。上述症状常在夜间更为明显,并且患者可通过活动或者甩动手腕缓解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大拇指鱼际肌肉萎缩。

如果怀疑患了腕管综合征,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以通过一个小试验进行自查,即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图5)。屈腕试验是指双腕完全屈曲1-2分钟,若手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加剧并放射至食指、中指,即为试验阳性,提示存在腕管综合征。除了典型的症状、体征可以诊断此病以外,还有相关的辅助检查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肌电图的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是本病的特征。此外,超声检查正中神经横断的直径也是诊断腕管综合征。

图5(Phalen试验)

除了典型的症状、体征可以诊断此病以外,还有相关的辅助检查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肌电图的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是本病的特征。此外,超声检查正中神经横断的直径也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详见如下:

1、保守治疗:

(1)一般措施:避免做使疼痛加剧的手腕动作,避免使用振动性的工具,不得不做某些加剧疼痛的动作时尽量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器械。如使用特殊的鼠标、键盘等。

(2)外固定的使用:如使用夹板等外固定,目前认为出现症状三个月内使用效果最佳。

(3)局部封闭注射: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或者类固醇制剂。注射后推荐使用夹板。

夹板

2、手术治疗:

(1)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神经传导检查、鱼际萎缩或运动无力等提示存在严重神经卡压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常规术式是腕管松解减压术,即切断引起卡压的韧带、松解正中神经的手术,是外科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经典方法,疗效明显。近年来出现了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使得手术创伤大大减小,且与传统术式疗效一致。

最后右图总结腕管综合征。

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除了我们上述的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可以引起手麻外,糖尿病也会引起手麻。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除了可以影响到血管,还可以使神经受累导致神经损伤——即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对称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最初影响下肢远端,可表现为脚趾或脚的疼痛、灼烧、刺痛或麻木。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病变通常影响身体的两侧,症状通常首先出现在脚趾。如果病情发展,症状可能会逐渐扩大到腿部;如果小腿中部受到影响,手部可能会出现症状。疾病的这一逐步演变导致典型的“袜套-手套”式感觉缺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感知疼痛的能力也可能会丧失,这大大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10%-18%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就有神经损伤的证据,这表明糖尿病前期就可以引起神经病变。虽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导致手麻,但是手部的症状往往出现在脚之后。

袜套-手套式感觉障碍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根据病史和足部体检来诊断的。在检查时,可能有神经损伤的迹象,包括:

1、感觉脚趾或脚的振动和移动的能力丧失,例如,移动患者脚趾向上或向下时,患者无法分辨。

2、失去感觉脚趾或脚的疼痛、轻触和温度的能力。

3、跟腱反射丧失或减弱。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

1、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请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血糖控制,不要自行调整用药。

2、足部护理,预防并发症:避免可能伤害脚的活动,包括赤脚走路、使用过热的水洗脚等。修剪指甲时要小心,沿着脚趾的形状修剪趾甲。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并检查脚上是否有伤口等,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3、控制神经病引起的疼痛:只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常用的药物包括度洛西丁、普瑞巴林等。

四、总结

这里我们介绍了三种会导致手麻的常见疾病——颈椎病、腕管综合征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颈椎病患者除了手麻外,还可出现肩颈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等症状,怀疑颈椎病时应去医院就诊,查颈椎平台、CT、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治疗上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或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损害时,应当积极手术。术后积极康复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腕管综合征常见于经常使用鼠标、键盘和搬重物的人群中,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手麻的部分与正中神经支配的区域一致,且夜间加重,活动或者甩动手腕后症状可缓解是本病的特征。神经传导检查是本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当出现症状后,推荐尽早使用腕部夹板,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神经传导检查、鱼际萎缩或运动无力等提示存在严重神经卡压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除常规手术外,近年来出现内镜手术治疗此病,创伤更小且疗效无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症状多对称,且症状从脚部出现,手部症状出现晚,治疗主要是控制好血糖水平、积极进行足部护理、对有明显疼痛的患者进行镇痛。

不要忽视手麻的症状,不同疾病引起的手麻的治疗方式也相去甚远,当出现手麻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哦!

沪ICP备05052060号 沪举报中心沪公安网备31009102000045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地址: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东一舍102、105、107

邮编:200025

电话:021-63846590转776822或7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