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活动】关注世界罕见病日,儿科学院师生唱响《我是哪吒》
2025年03月10日


2025年2月28日国际18个罕见病日,儿科学院师生携手电影《哪吒2》主题歌《我是哪吒》演唱及制作人唐汉霄及“小小音量”爱心团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为罕见病儿童送去温暖,呼吁社会各界罕见病群体给予更多关注与关爱。

活动一行人就“如何促进罕见病儿童身心健康”开展交流座谈,通过儿科医生、心理医生、音乐家、音乐治疗师及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共同探讨全方位守护儿童身心健康事业的多元化手段,积极为儿童健康成长多领域协同发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国家高度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事业。目前,儿科学院与新华医院儿科就艺术治疗促进身心健康已成功开展多项相关实践探索,通过对哮喘儿童、早产儿开展音乐治疗,助力儿科临床诊疗及科研创新。同时,通过开展“聆听-音暖人心”、医路音伴—奏向舒缓乐章等系列活动,积极发挥音乐艺术手段在儿科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为师生及医患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提高艺术人文素养,促进身心健康。



音乐艺术,早已超越了艺术表现形式的范畴,它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舒缓压力、治愈创伤的良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自2024年11月,成为长三角区域“音乐艺术促进心理健康”首届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并经大会推选,担任理事单位,是目前联盟内唯一一家代表国内高等医学教育院校儿科学科力量的成员单位,孙锟院长担任理事单位负责人。


   联盟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止中心指导,上海音乐学院牵头,廖昌永院长担任理事长单位负责人。联盟涵盖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科学技术等多领域,由长三角区域内的医学、精神卫生、心理学、音乐艺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指导,旨在为心理健康领域的跨行业协作搭建创新性平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创新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儿科学院作为我国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未来将充分利用在医学人文及学科交叉领域积累的资源平台,积极发挥优势特色,响应时代主题,探索跨学科、跨院校、跨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治疗融入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的赋能创新,努力培育兼具医学技能与心理关怀能力的新型儿科人才,为培育有温度、有灵魂的、卓越的复合型儿科人才开辟新思路、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