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新形态本科儿科学专业(方向)第七轮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第7版)编写会顺利召开
2025年01月17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及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医学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工作创新发展,1月16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新形态本科儿科学专业(方向)第七轮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第7版)编写会在浙江温州顺利召开。主编、副主编、编委及来自全国的医学专家及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小儿内科学》(第7版)主编孙锟教授、黄国英教授、罗小平教授主持会议。


        会上,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学术编辑中心兼学术编辑四部主任曲春晓、编辑倪小宁、鄢蕴时分别传达本轮教材的基本特点及文字部分、数字部分的编写要求。

会上主编详细介绍教材总体编写思路、修订重点、编写分工及编写要求,并做整体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儿科专业教材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意义,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南。新一轮的教材编写工作,应重视:一、内容质量上,应当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教材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结合儿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结合时代主题,为学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二、教材形式上,积极打造新形态教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使教材从单一的纸质文本转变为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平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三、教材建设中,也要重点关注医学人文思政相关内容,将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作为重点目标。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各章节负责人、与会专家就各章节的编写重点和修订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及讨论。  

编写工作正式启动后,工作组将以教育部的指示要求为引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编写团队的协作与交流,组织定期的研讨活动,分享编写经验与心得,确保各章节内容的衔接与连贯,共同攻克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严格把控编写进度与质量审核,确保教材按时、高质量交付,着力打造新一版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儿科专业教材,为我国儿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为儿童健康事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