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人类健康版图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公共卫生格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方式剧烈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不均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风湿与肌肉骨骼疾病(Rheumatic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RMDs)等慢性病,正在成为影响全球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理解NCDs的流行趋势已超越单一疾病的范畴,而成为观察全球健康公平与社会变迁的窗口。

2025年10月16日,安徽医科大学关世阳博士应邀做题为“全球健康大数据:基于GBD框架解码老龄化、生活方式与慢病负”的报告。近年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的兴起,为老龄化和慢病负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GBD通过系统整合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健康数据,能够量化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社会发展水平下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等关键指标,从而揭示NCDs在全球范围内的真实分布、动态变化与健康不平等。
报告中,关世阳博士以风湿与肌肉骨骼疾病为案例,带领与会者探索如何利用全球公共数据库与大数据分析框架,系统评估慢性病的时空趋势与社会决定因素,解读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迁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如何共同塑造人类健康的未来。关世阳博士在报告中指出,在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疾病负担增加的最大驱动因素。他呼吁应针对社会人口学水平、性别差异及特定亚组,制定疾病预防与长期管理的精准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持续加重的疾病负担。

本次报告向与会者呈现了慢病在全球范围内的真实分布、动态变化与健康不平等,使与会者思考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推动精准防控与健康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