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完善上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8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完善上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吴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侯旭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副院长蒋红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主任陈剑华等出席研讨会。

吴宏在致辞中说到,近年来上海按照健康中国、健康上海的战略要求,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打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在今年3月以来的奥米克戎疫情中,医疗机构在做好新冠疫情患者救治的同时,又要满足百姓日常医疗需求,需要更好地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希望参会专家发表真知灼见,为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言献策,助力构建本市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狄建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务一处副处长杨之涛分别担任主持。会议通过健康界同步在线直播,共2万余人在线上参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首先带来《疫情新常态化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专题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市一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四应四尽”“四早五最”的工作要求,确保医院“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保证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两不误、两促进”。从人员管理、重点部位的管理、重点防控事项管理、院感四级防控网络、加强院感消杀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郑兴东提出,在疫情常态化下,要强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拓展公共卫生医学救治的边界,预判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规模,完善平转战的动员机制,将医院高质量发展与高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机结合,要建设与上海超大型城市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上海特色的高质量公共卫生医学救治体系。

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作主题为《新冠病毒传播特点与医院防控对策》报告。他分析了新冠病毒的特点与主要传播途径。提出医院要建立平战结合的院感防控综合治理体系,化医院建筑布局与流程,加强专业管理团队,建立平战结合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应急处置演练,提高依从性与执行力等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作《疫情和儿童医学中心: 负重下的前行》报告。张浩表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疫情期间保障日常医疗服务,开设亲子方舱;线上积极开通互联网医院,保障患者寻医问药的需求。在应对疫情常态化,医院通过进行空间再布局、设置全院独立缓冲病区、优化住院流程、筑牢院感防控底线、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等措施保障就诊需求。最后介绍了以临床研究为医院转型的抓手,建立智慧化临床研究病房,形成较为成熟的医企合作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侯旭敏带来《疫情常态化管控下专科医院运营经验》。侯旭敏首先介绍了胸科医院的防疫经验,形成特色专病救治体系,落实网格化管理;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开展精准后勤管理,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后勤服务。在复工复产上,医院建立了运营管理部,全面推进医院复工复产;利用大数据支撑,密切跟踪复工复产进展和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效率改善服务。

在交流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副院长蒋红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主任陈剑华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各家医院在解决患者就医难题的成效、特色以及可推广的经验等上进行了分享与研讨。

马骏提出围绕平战切换,以应急管理部门为核心,多部门合作联动,将应急管理制度转化为具体细化可操作的预案;王惠英围绕平战结合,利用多院区病房的腾挪与合并,以及加强能力建设方面提供了相关思考;蒋红丽提出要高度重视发热门诊,通过改变医院布局,建立缓冲病房,加强互联网医院等举措应对突发公众卫生事件;陈剑华则从精神卫生角度进行交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应对疫情,同时他还从全人群精神心理分析,提出要重视老年人和儿童心理需求的建议。


(通讯员:田倩倩)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