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2025年国际标准化心脏安全急救授证课程培训班(第一期)在医学院顺利开班。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公众及专业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推广国际标准化的心脏安全急救知识,为构建全民健康安全保障体系贡献力量。来自各兄弟高校、医院等单位的25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87%的病例发生在医院以外,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然而,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普及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技能,提升医务人员及普通民众的急救能力,已成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举措。

本次培训班严格遵循美国心脏协会的培训标准,采用理论授课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视频演示、教学示范、情景演练、案例分析、师生交流等多样化形式开展教学。课程以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处理及事故现场处理为核心内容,采用"两天自习+两天实操"的渐进式培训体系,帮助学员系统掌握基础生命支持(BLS)与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具体实施步骤。为确保培训质量,课程设置小班化学习的同时,增加了模拟人数量,在专业导师指导下,每位学员都能获得充足的实操机会,以及熟练掌握各类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学员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本期培训圆满完成,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LS) 适合广大群众学习成人和婴儿的基础心肺复苏技能,适合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家庭护理人员、公共场所安保人员等;
高级生命支持课程(ACLS) 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围绕抢救、复苏工作的综合技能,主要强调高质量CPR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更好的融合,以及复苏过程中团队沟通与管理的重要性。
本项目将全年滚动开班,欢迎有志于学习国际标准化心脏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各界朋友积极参与。具体详情可咨询交医继续教育学院陈老师(1730179204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