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至4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第三期“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在交大医学院重庆路校区成功举办。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与互动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我、明晰职业方向,为未来生涯注入智慧与动力。
探索未来:绘制属于你的人生彩虹
首场活动中,医学技术学院“陪青工作室”生涯导师JOJO老师以“为什么要做好四年规划”为切入点,通过真实生涯案例的分享,强调学业规划与内外探索并重的重要性。在舒伯职业生涯阶段论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绘制“生涯彩虹图”,通过角色定位与小组分享,在欢声笑语中勾勒出未来的多元可能性。
针对考前焦虑问题,JOJO老师提出独到见解:“焦虑源于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她带领学生运用SMART原则制定备考计划,并建议以“微习惯”化解压力,例如每天专注学习25分钟、记录三个小成就等,让目标落地为可执行的行动。

解码情绪:从ABC理论到心灵共鸣
第二场活动聚焦情绪管理。同学们通过“情绪ABC理论”拆解负面情绪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学会用积极认知重塑心态。互动环节中,小组化身“夸夸群”,组间互相传递赞美与鼓励。有同学感慨道:“原来换个角度看问题,焦虑也能变成动力。”现场暖意融融,理性思考与情感支持交织,为心灵注入能量。

高效行动:告别拖延的实战指南
第三场课程以“时间管理”为核心。JOJO老师引入四象限法则,引导学生区分“重要紧急”与“重要非紧急”任务,强调长期积累的价值。通过复盘首场活动制定的计划,同学们结合福格行为模型,尝试从“微小行动”入手——如每天整理笔记10分钟、早起后完成一个拉伸动作,逐步构建可持续的成长节奏。
课程尾声的师生访谈环节,JOJO老师分享自身生涯故事,鼓励学生:“真正的规划不是按图索骥,而是在探索中不断校准方向”

圆满收官:与行业榜样对话
4月30日,系列活动以一场生涯访谈画上句点。瑞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戴菁老师作为嘉宾,从大学学习方法谈到职场核心竞争力,以亲身经历诠释“目标感”与“抗压能力”的重要性。她坦言:“医学技术领域需要终身学习者,既要深耕专业,也要敢于突破舒适区。”同学们纷纷表示,戴老师的分享如灯塔般照亮了前行的迷茫。

未来已来,步履不停
2025年度生涯规划系列活动虽已落幕,但学生们的成长之路正扬帆起航。期待每一位参与者带着规划思维与行动力,在未来的学业与职业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撰写者:何沐原
审稿人:徐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