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医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第20期科研创新类拟立项预答辩在瑞金医院院史馆2楼1号与3号会议室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为即将申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20期“大创”科研创新类及医学技术学院“云骥计划”的项目团队提供一个展示与打磨的平台,帮助同学们在专家指导下完善研究设计、凝练创新点,为后续正式立项答辩奠定坚实基础。出席活动的专家和老师包括:医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勤毅,学院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智能医学技术系负责人夏振炜,瑞金医院检验科科副主任彭奕冰,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政副主任陈颖,医学检验技术系研究员徐艳艳,临床营养系副教授贾洁,医学影像技术系副研究员夏威,以及学院“大创”项目管理者徐培青老师等。
**榜样引领,经验分享**
活动特别邀请了医学技术学院首位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李镇羽同学进行经验分享。他系统介绍了第20期“大创”项目科研创新类、学院“云骥计划”以及各类重要科创赛事的申报流程、特点与要求,为在场同学提供了详尽的参赛指南。结合自身从“大创”起步到成功获得“国自然”立项的科研经历,他生动分享了项目选题、团队组建、实验攻坚及成果凝练的心得与感悟。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特别强调“主动”在科研探索中的核心作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优质平台和资源,在科研道路上大胆尝试,追求卓越。他的分享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热情与信心。

**项目展示与专家指导**
本次预答辩活动共有18个项目团队参与。各团队围绕项目的研究背景、立项依据、团队分工、技术路线、创新特色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汇报。答辩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维碰撞激烈。评审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每个项目的汇报,并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角度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和提问,针对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这些中肯的建议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清了研究思路,优化了实验方案,为项目的后续完善与正式申报指明了方向。
**项目信息如下**


**总结展望与学院支持**
本次学生科创项目预答辩活动,不仅是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规范性评审,更是一场聚焦科研思维锤炼、技术路径优化与学术表达提升的高质量科研实训与精准指导会。活动深度践行了医学技术学院以“科研育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集中体现了学院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化培育的高度重视与系统规划。后续,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科创项目“全周期培育支持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科研创新内驱力,着力培养一批具备扎实医学技术理论功底、突出科研创新能力与较强临床转化思维的卓越医学技术人才,为我国医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撰写人:胡小北(23级医学检验技术班)
审稿人:徐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