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至13日,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暨2025高等院校发明选拔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本届展会以"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吸引了全球800多项创新成果参展。医学技术学院首次参赛便表现亮眼,参展项目“POSS基磁共振诊疗一体化影像纳米材料的制备”斩获发明展金奖和选拔赛银奖两项殊荣,充分展现了医学技术学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本次参赛团队由陆勇教授、魏刚老师担任指导,2023级医学技术博士生耿小川、2023级医学技术硕士张佳卉、博士后张可振及共同协作完成。展会期间,团队通过专业展板和现场讲解,向国内外专家学者详细展示了该项目的技术优势与临床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驻足交流,获得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2023级博士研究生耿小川(左三)代表医学技术学院团队领奖
指导老师介绍:
陆勇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事处处长,亚洲骨肌学会(AMS)中国唯一执委,瑞金医院脑病中心主任,磁共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影像分中心主任,中华放射学会上海分会肌骨影像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先进影像研究院副院长。同时担任Advanced Science、Radiology、JMRI、MRM等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影像新技术及大数据的骨关节与肿瘤精准影像评估,以及骨关节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与材料研制。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卫健委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子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7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万元。近两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
魏刚

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助理研究员,2024届瑞金医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POSS基影像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发表SCI 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0分,取得专利15项,主持多项省部级、国家级课题。
团队成员介绍:
耿小川

医学技术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导师陆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关节炎MRI诊疗一体化影像纳米材料研发。
张佳卉

医学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导师陆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IL-33与软骨免疫学研究。
张可振

瑞金医院2025级博士后,导师陆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生物传感器开发、POSS多功能纳米诊疗平台研发等。发表SCI 12篇,授权专利两项。
医学技术学院始终秉持“初心磐坚,精心铸才”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技术人才,推动“新医科”创新发展。学院通过构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发展体系,依托优质师资力量、扎实科研基础和先进平台资源,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推进“三大三新”(大期刊、大平台、大数据;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建设,深化跨学科协作与产学研医融合,全力打造医学技术创新高地与成果转化基地,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