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202/1709/x_e11515149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202/1709/x_e115151495_s.jpg 微信图片_20170921113558

    2017年09月22日 00:00      浏览(

 

0/0
 

   

   9月20日上午,医学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大讨论顺利召开。医学院副院长陈睦、副院长胡翊群、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交大医学院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交大医学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小组成员、各附属医院部分优秀带教老师代表、医学院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等近50人参加讨论。会议由医管处处长邵新华主持。

   会上,胡翊群首先作了引导性发言。他指出根据近期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及国办发〔2017〕63号文件精神,在“医教协同,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总体要求以及建立以“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大背景下,医学院重点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口标准、培训年限及培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开展讨论,以期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提升培训质量。希望与会专家凝心聚智,建言献策。

    随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特聘专家组组长陆惠华教授提出了“分层(段)式、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设想,详细阐述以内科为例的初步框架,提出分层培养、分层带教的模式,并建议成立专题改革执行组,制定有效的方案和实施细则。

接着,李宏为教授、黄敏教授、吴晔明教授、杨庆铭教授和冉志华教授等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仁济医院副院长夏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王伟等纷纷总结了各医院在培训、考核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围绕2个方案、8项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研讨。各医院均认同关于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参加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年限及入口能力测评方案。专家和带教老师们一致认为推进培训工作,师资是关键、激励是核心。提出了与职称晋升挂钩、建立专职临床教学队伍、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师资培训、建立师资准入、充分发挥系、部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的作用,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与国际接轨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陈睦就深入推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为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医教协同工作方案,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和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包括:一、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健全院内外协同机制。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训目标、培训标准、课程建设、过程考核等方面的充分有效衔接,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标准,不断探索改革实践。进一步探索院校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二、继续把培训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强培训全过程管理。探索医学院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入口能力测评,对培训对象严格准入,把好入口关。强化培训过程质量督导机制,严格过程考核监管,积极组织附属医院完成技能训练与考核。加强住院医师、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充分整合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利用线上线下教学平台,提高培训质量。三、健全临床带教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和医院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优秀的医生积极投身临床教学。多途径加强师资培训,为带教老师不断地提高带教水平提供支撑。严格临床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切实保障带教投入。

    本次大讨论的召开,为医学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我们将总结本次大讨论的成果,提出相应的举措,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形成交大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品牌,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