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动态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本市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
      2019-06-24

“患者具体哪个部位痛?请指给我看一下。”“血压、氧饱和度怎样?”“再让我看一下他的心电图数据。”近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急诊抢救室内,急诊危重病科梁医生和心内科张医生一边看着显示屏,一边通过耳麦快速与一台正向医院驶来的救护车上的120急救人员进行一连串对话。这块特别的显示屏一侧显示了这位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心电图等基本信息,另一侧屏幕清楚显现了救护车上急救医生所佩戴AR眼镜的第一视角图像,患者的手指动作甚至小到脸部细微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院内急救演习时出现的场景。在5G技术支持下,急救干预关口再次前置,从患者被抬上这辆5G版救护车的一刻起,车上的“院前”急救人员与医院“院内”急诊抢救医护团队已实现“零时差”融合,相当于把医院的急诊室搬上了救护车。

“这个病人主诉胸痛,结合问诊和心电图结果,排除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可以确定是心肌梗塞,可以尽快用抗血栓药物,我们通知心导管手术室待命”。市一医院医生在急诊抢救室对着5G工作台屏幕说出这段话的同时,也在面前的工作电脑上输入了抗血栓药物的名称和剂量。在同一时间,救护车急救人员AR眼镜的显示屏上也出现了相同的文字内容。

此时,这辆救护车距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还有8公里的距离,大约10分钟后,这辆救护车将到达医院。此时,急诊危重病科与心内科医生已在急诊和心导管手术室“等候”患者。随车家属签完手术知情同意书后,这位心梗患者将被直接送往医院心导管室接受急诊心脏导管手术。这时心导管室已完成术前准备,大约再20分钟后,第一次球囊扩张将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从救护车抵达医院大门到实施球囊扩张的时间在医学术语中被称为“门球时间(door-to-balloon)”,主要由患者到院后的初步问诊、抽血化验、服用术前抗血栓药物、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导管室术前准备、开始手术直至实施球囊扩张这几部分组成。这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为中国胸痛中心以来,医院已经从流程角度进行了优化,实施了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设立胸痛绿色通道、成立区域内急救工作微信群等一系列措施,“门球时间”不断缩短。而在而在此次演习中,“门球时间”再次缩短了15分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表示,通过高速率、大带宽的5G网络,急诊医生在救护车抵达医院前就可通过车载高清摄像头、AR眼镜等设备获得车上实时信息——救护车上急救人员佩戴AR眼镜后,其第一视角影像将被即时回传至医院内的液晶显示屏上,使院内医生如同置身现场,毫无阻滞地进行视诊、问诊,并能通过语音对话、文字输入甚至直观地在视频画面上勾画标记,来指导车上人员检查、抢救。病患过往病历以及当前心电图、POCT血样分析等车载设备检查结果也能第一时间无损传至医院,为院内医生诊断提供判断依据。也就是说,在5G技术下,“入院”这一关口被大幅前移,做到了患者“上车即入院”。

在初诊完成后,院内医生便可利用救护车来院路上的时间指导车上急救人员先行完成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同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进行手术布置。救护车一旦抵院,立刻便能进入导管手术流程,如此一来,“院前”与“院内”两块急救工作真正实现了“零时差”无缝对接,重构了急诊急救一体化新格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指出,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立“5G智慧医院联合创新中心”以来,在5G技术医疗场景应用领域推行了一批新的创新实践,包括5G技术应用下的院前-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系统、基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5G版AR院内实景导航、与对口医疗帮扶地遵义开通5G远程手术指导会诊、5G远程B超、物联网智能后勤管理系统等,着力构建5G智慧医院新生态。

广覆盖、宽可用、高容量和低延时的特点使得5G技术能够为医疗行业领域铺设一张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多连接、安全可靠的移动基础网络。

例如在远程医疗领域,普通远程会诊就需要1080P、30FPS以上的实时视频要求,一般的移动网络难以满足要求,而5G技术的低延时则几乎可以做到信息传输完全同步。如此一来,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病例讨论等医疗场景的技术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在这一基础上,AR导航、远程手术指导会诊、远程B超、物联网智能后勤管理系统等项目都可开辟全新的局面。

郑兴东表示,5G技术在医院的全面融合应用,是医院增强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医院将与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共同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为5G技术切实落地提供应用平台支撑,为患者带来更多伸手可触、举步可及的就医获得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