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E/9A/4E/DE69C3CC43C10F13DD9CE36B0B6_F06825F4_3D5F.jpg

郑杰,上海市病毒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5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5-2019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Patrick Griffin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202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课题组围绕病毒-宿主动态相互作用机制为研究主线,发展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以学习病毒-宿主互作的活性表位,发现抗病毒天然免疫受体的内源和外源性配体识别机制以及病毒拮抗机制,靶向病毒和宿主关键抗原蛋白设计和发现抗病毒候选药物、RNA疫苗和治疗性抗体。
入选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浦江人才。
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主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包括Immunity ,Nucleic Acids Res,Nat Commun,Antiviral Research 等。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B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自然面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浦江人才”、“上海市科技青年 35 人引领计划提名奖”等项目支持。担任上海市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理学会理事,上海市生物化学学会理事。近五年,课题组已经与近30家上海张江生物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加速抗体药物发现的研究。

 
研究方向
发表文章
科研项目
团队成员
联系方式

1)构建基于单B细胞的高通量筛选与抗病毒抗体质库建设,发现新型治疗性抗体;

2)发展原位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整合分析技术,多维解析宿主抗病毒效应因子的时空表达特征,阐明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关键分子节点及其致病调控网络;

3)聚焦抗原递呈系统的分子调控机制,发展免疫肽组学(Immunopeptidomics)技术,构建病原-宿主交叉免疫识别数据库,筛选与发现高效T细胞表位;

4)基于高分辨质谱开发结构蛋白质组学技术,实现蛋白质动态别构效应与构效关系的精准解析,为疫苗分子设计及活性评价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