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人员参加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举办的高校协同创新建设交流沙龙。此次沙龙旨在进一步探索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上海一号课题建设中的作用,激发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与知识服务平台的创新活力,推进平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各平台之间信息交流与互动。沙龙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许开宇主任主持,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人员列席此次会议。
交流沙龙由主题报告与平台自由交流组成。在主题报告阶段,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华总结分析了上海高校协同创新内涵建设情况,认为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对于推动高校转变发展模式,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支撑相关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源头,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实质协同不足,创新要素未能有效集聚的问题,并对实质性协同及制度建设提出了建议。随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就国家“2011计划”相关问题进行汇报,指出各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重大任务牵引,形成了有组织的科研机制,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形成了高水平创新团队,集聚了创新资源,提升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产生了一些重大创新成果,也为下一步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提供了经验。随后,其对国家“2011计划”绩效评估办法和方案进行了总结。
主题报告会后,各平台参会人员对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困惑和经验进行交流,并希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继续搭建良好平台,以便各平台借鉴其他平台的成功经验,在今后工作中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重大创新任务,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增强中心协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讯员: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