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精神文明网(旧版)
公共卫生学院各教学团队建设亮点
  2016年12月20日 00:00 浏览(

一、学科内涵建设

积极开展PBL/CBL等教学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课外兴趣活动较多,学生学习效率较高。预防医学与社区健康教学团队举办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Foundation Unit课程理论公开课,邀请澳大利亚童士庐教授来学院授课并开展相关教学讲座。积极与疾控中心联合教学团队和临床教师的集体备课、试讲、教学观摩教学活动。部分课程如《社会医学》的课程教学中,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开展学生小组讨论和学生讲授等教学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根据课程的设置和学科内涵,在长桥、古美、龙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现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相较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社会医学》的教学偏重理论授课的形式有突出的特色。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团队根据本专业特色,基于两大主干课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分别有两方面改革:1)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对《流行病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与改革,内容方面:整合确立了优秀的疾控中心老师加强慢病、传染病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方面的教学能力;方法方面:新开设了3次PBL课程,2次CBL课程加强学时对重点的5个流行病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反映良好。并且针对该课程申请到了经费为3万元的教学改革项目。2)针对大面积五年制学生,开设新《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这两门课程各有特色和侧重,2016年上半学期开设全理论的形式的《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课程,2016年下半学期开设针对这门理论课的半实践操作课程《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理顺流行病和统计学的关系,并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二、 学科外延拓展建设

社区一线公共卫生实践医师参与实践教学。2016年度,本团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CDC)展开了密切合作。通过邀请SCDC等在一线工作的具有实际经验的公卫医师来校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判定、检测与诊断,将课堂实践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反响非常好。

实现公共卫生实践教学与社区需求无缝对接:组织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社区,让学生进行社区实践体验,在实际工作环境体验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并组织召开学生社区实践工作总结会,邀请学生代表、实习单位领导、带教负责人等共同参与,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社区实践实习方案,提高社区实践效果。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