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实施方案

2015-01-15 00:00 浏览(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上海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工作”的要求,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讨论和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多次论证,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际,决定制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实施方案》。

本方案以本科教学团队建设为主体,提高学生专业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辅以思政育人队伍建设以完善学生人格养成。其目的和核心内容包括:

1.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促进医学院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师资队伍。实现“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能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教育理念。

2.构建“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的本科教学激励体系,建设和激励首席教师负责的教学团队,激励专任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及骨干教师更积极地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通过对中青年教师多层次培养,激发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通过首席教师、教学名师引领和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切实提升教学能力和师资水平;让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与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密切互动,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 为保证教学秩序,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同步强化思政育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深化思政教师、班导师双师联动的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在2006年开展了第八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厘清了办学思想,开展了系统的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医前教育、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分割教学局面,通过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使基础临床教学交错融合。将医学导论(即健康与疾病导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三者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系统整合式课程体系。理顺相关专业将课程进行横向整合,调整为正常人体学和疾病学基础两门主干课程(组)。将相应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优化组合。

五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系列改革效果明显。医学院拟通过组建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PI和Co-PI、中青年教师、临床教师或临床教学顾问等组成与此课程体系相适应的跨学科教学团队,以保证这一教学成果的推广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根据医学院教学发展规划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际情况,本着优先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兼顾稳定教学秩序的原则组建25个理论教学团队(表1)和9个实践教学团队(表2)。

表1 理论教学团队名称

人体构造

循环系统

分子、细胞与组织

神经系统

代谢与能量

消化系统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

呼吸系统

机体防御与免疫

内分泌系统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总论

泌尿系统

病原生物学

生殖系统

药理学总论

血液系统

正常人体学

疾病学基础

医用化学

护理基础

护理临床

社区健康与全科医学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

环境健康学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

表2 实践教学团队名称

医学形态学实验

医学功能学实验

病原生物学实验

化学生物学实验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人体结构实验

公共卫生实践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

护理学实践教学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