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

综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化育人情况说明

发布日期:2023-11-08 03:31:24   点击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化育人情况说明

构建“读、说、演、学、行”相结合的全景式医学文化育人模式。通过改建院史馆新馆让更多校友和师生了解交医、感受交医、铭记交医;通过打造交医红印记推出交医红色地图和可阅读的交医建筑,赓续一衣带水红色基因通过出版《交大医学》系列丛书、撰写《交医赋》为交医人对标一流、砥砺奋进、拓展视野、提升内涵提供借鉴和思维启迪;通过制作《鎏光》《以医为名》《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宣传片、组织院庆汇报演出弘扬交医精神品格。着力打造交大医学一盘棋思想和交大医学共同体身份,着力打造育人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持续打造区校融合的红色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始终探寻如何用好“三环”红色资源,凝练交医精神品格,涵养校园文化生态。串联交医红色地图、可阅读的交医建筑、院史馆等文化载体,结各附属医院红色印记,培育师生讲解员队伍,发挥微信公众号专栏作用,打造一衣带水的红色文化大格局。深度融合区域红色资源,进一步打造可阅读、可讲述、可漫步的“交大医学”红色文化名片同时结合各节庆日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工作。

改编原创大师剧《清贫的牡丹》作为首部高校大师剧,十年磨一剑,《清贫的牡丹》诠释了交大医学院的学院精神和文化传承,鼓舞更多地医学生与医务工作者坚定从医信念、走好医学之路2021至2023年进一步联动附中附小,形成大中小一体化德育模式,让大师剧真正成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生活化、艺术化的载体,贯通思政课的全过程,让“表演舞台”成为思政课堂的新形象。并将王振义院士感人事迹以最精炼的时间、最催泪的剧情、最宏大的叙事进行重新编排,融入新时代医学发展故事通过演绎医学大家的治学风范和高尚品德,引导大众走入大师精神殿堂,在文化育人的同时也向全社会、全世界彰显中国力量、传播交医精神。获市教委《上海高校校园文化原创作品赴港展示交流和志愿服务》专项支持。

凝练打造新时代交医精神品格体系70周年院庆为契机,凝练新时代交医办学使命、办学宗旨、院训、学院精神、院风。2022109日,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和王振义院士等领导一起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寄语“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石刻落成揭幕。将新时代交医精神品格体系融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文化育人工作中,多角度、多层面向社会各界展示一流医学院发展历程与文明校园建设的卓越成绩。

院史馆新馆正式落成70周年院庆为契机,交大医学院重新梳理126年办学脉络和70载建院历史,改建院史馆,让更多校友和师生了解交医、感受交医、铭记交医。院史馆总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20平方米,是学校推进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院史馆新馆设计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将学院精神与院训融合在设计细节之中,展馆分为源远流长、薪火传承、医术济世、交医首创、杏林集英、立德树人、学科融漾、科技鼎新、医疗服务、使命担当等数个篇章,通过多媒体互动视频系统、时空电话亭、声光电等多种丰富形式,全面呈现交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各时期的风貌,清晰展现发展脉络。

丰富文化活动生活。围绕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作品征集及演讲活动——以“我”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视角,征集相关作品127余幅。微电影——拍摄《把誓言写在“战疫”前线》等一系列主题微电影。特色党课——举办“中共一大会址日记”初心党课,讲述那些“小而美”的故事。徐悲鸿版画展——重温徐悲鸿先生作品背后折射出来的将个人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的艺术,观摩人流量总计约达5000人。建设特色育人平台。党史学习小屋建设——撷取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共四大纪念馆的馆内精华,让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上一堂鲜活的“党史课”。策划拍摄制作“峥嵘百年与党同行”交医印记口述院史——完成学院老领导访谈实录,回顾学院及附属医院开拓和发展的历史足迹,其中最高单条视频观摩量达24万人次,点赞量高达6000余次。结合文化云课程、博雅云剧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云端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育人活动。打造抗疫主题话剧《逆行者》。该话剧作为交大医学院舞台上的思政课,学院师生医务员工通过演绎“逆行者”,将抗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