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思政课”建设基地试验区及课程思政结硕果

发布日期:2023-11-07 20:18:37   点击数:

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地建设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结合学校实际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作为试验区建设基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切实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  与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委员会开展区域合作

围绕打造大中小一体化示范精品思政课程,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理论研究,促进思政育人品牌文化共融,整合优势资源互惠共享等方面共建,旨在打造融合黄浦区红色文化、交大医学院红色历史、中共一大纪念馆教育资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交医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爱校荣校、激发学习热情、加强使命担当,引领师生探寻交医初心,感受交医力量,赓续交医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大中小一体化示范精品思政课程

1. 课程内容建设:打造融合黄浦区红色文化、交大医学院红色历史、中共一大纪念馆教育资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2. 课程形式建设:通过校园课堂、行走课堂、初心课堂等形式开展,引领师生在浸润式思政精品课程中探寻初心。

3. 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由医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红色场馆讲解员组成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二)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理论研究

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关于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精神弘扬等主题的理论研究,更好推动上海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大力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能力,坚定文化自

信,讲好红色历史故事。

(三)促进思政育人品牌文化共融

结合单位文化及工作实际,通过品牌联动、创意共享、文化交流等方式,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双方品牌产品在文化与功能上的契合度与融合度,进一步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共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红色文化大发展。

(四)整合优势资源互惠共享

整合三方在红色资源、人才资源、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做好党员教育、志愿服务等需求匹配对接,形成资源构成多元化、作用发挥最大化、基层满意最优化的资源共享格局。

 

二、  医学院院史馆打造成上海交通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院史馆新馆于202210月落成开馆,这是医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医学院办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院史馆新馆客观记述了医学院在医教研管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凸显了医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上海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院史馆新馆将会成为医学院优秀的办学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开拓创新、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一)  “院史+思政课堂”, 深化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为充分发挥校史在育人方面的“史料宝库”作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源头活水”作用,在弘扬精神方面的“坚强阵地”作用。院史馆积极搭建平台,邀请教学院部、学校职能部处、专家学者、师生校友等,开展“校史+思政课堂”系列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实现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贯通。打造思政育人金课,建构沉浸式校史育人新模式,让院史教育贴心、暖心、走心,让思政教育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二)发挥院史馆在课程思政上的支撑作用

为充发挥院史馆在课程思政上的支撑作用,利用展品和展陈资源,积极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具体包括,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聚焦专业课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有效结合,按照医学发展历史、当前业态和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性判断进行讲解授课。示范课的实施关键是见事见人,画龙点睛式地讲解科学家、专家学者的故事和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爱国奋斗精神追求,激发师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达到专业课讲出思政味、进行思政教育引领的教育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强化院史馆在文史研究中的育人作用

为了加强院史馆文史研究力量,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功能,组建大学精神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团队,紧紧围绕中国医学发展史等研究课题,在加强基础性研究、申报有关课题等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产出研究成果,切实在支撑学校思政教育和大学文化研究上彰显文史力量。

 


网址:https://www.shsmu.edu.cn/news/info/1002/23686.htm

《课程思政结硕果、理论宣讲获佳绩:医学院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通讯稿

 

课程思政结硕果、理论宣讲获佳绩:医学院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2023-01-13

浏览(255

来源: 

 

 

撰稿:

 

 

摄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推进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时通过成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以讲促学,用理论宣讲传递青年心声,筑牢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医学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职业精神,着力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医学院教师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

近日,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获奖名单。基础医学院刘畅《病原生物学(微生物)》获自然科学组(理学类专业)特等奖,护理学院章雅青《护理管理学》获社会科学组一等奖,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获自然科学组(理学类专业)二等奖,附属仁济医院刘颖斌《普外科学基础与进展》获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二等奖。

特等奖:《病原生物学(微生物)》

 

课程负责人

刘畅

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教师,副教授

课程简介:

《病原生物学》课程在使命教育引领双主体的目标定位下,以全人教育为核心,重构教学模式、丰富原创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思政实践与创新。课程先后被遴选为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市高校优质混合式示范课程和上海市全英文示范课程。课程团队在本科生/研究生,中文/英文,理论/实验六个维度都担任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主持课程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和课程建设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上海市级项目15项,发表教学论文38篇,建设成果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探索出了一流高校一流课程的有效建设路径,在国内该课程的建设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等奖:《护理管理学》

 

课程负责人

章雅青

临床护理团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简介:

《护理管理学》课程以培养有灵魂的卓越护理创新人才为目标,聚集管理学与护理学的交叉和应用,润物细无声地丰富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了课程思政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并示范推广到国内其他高校,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课程先后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获教育部护理学类课程思政指南示范课程”“中国医学慕课联盟首批规划课程”“上海高校优秀混合式课程示范案例等成果。

课程团队来自学校及附属医院资深护理管理者,主持课程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和课程建设项目46项,其中上海市级及国家级项目16项,发表教学论文70余篇,建设成果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积极探索的思政课程建设经验,在教育部护理学类教指委召开的全国护理思政会议、护理学虚拟教研室、上海国际护理会议上进行示范推广。

 

二等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课程负责人

王慧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课程简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将思政融合学科,理论对应案例,知识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荣誉感;联合本科生大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与自我职业荣誉感。最终,立足思政+科普、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秉持学科教研、思政引领授课理念,将思政素材落地转化应用示范,同时反哺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灵魂复合型卓越公共卫生创新人才。

课程负责人承担相关项目、课题及获奖情况: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上海市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培育点、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上海市教学改革项目、获批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全球挑战计划项目、院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项目等。获得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二等奖、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健康科普个人二等奖等。

 

二等奖:《普外科学基础与进展》

 

课程负责人

刘颖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胆胰外科主任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基础上,以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2.0》为目标导向,秉持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拓展普外科亚专科前沿进展的教学理念,旨在让医学生掌握和熟悉现代普外科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并对包括人工智能、转化医学、循证医学、多学科协作、医学美学等与外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撰写,有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从而推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本课程在养医才的专业教育目标和育医德的思政教育目标的共同指导下,强化医学人文建设,助力医学生建立正确行医理念,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完善健康医学人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课程思政资源,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提高医学院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每年组织开展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竞赛,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将人文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优质的持续的资源支撑,进一步深化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内涵。

总结梳理竞赛成果,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以历年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竞赛优秀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掘每一门医学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医学院专业课程思政素材库,汇集一批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优秀课程、优秀素材、优秀微视频等,形成一批有交医特点的专业课程思政典范,打造交医课程思政品牌。继狄文教授领衔的《生殖系统(临床)》课程和团队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以及已获得的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示范团队6个、教学名师2人等课程、团队和名师的示范引领下,此次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医学院4位教师斩获佳绩。

微课程助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交医学子在第五届上海市高校学生

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斩获佳绩

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是一种有益尝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实践探索。比赛入人心,助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医学院学子在理论宣讲中担当青年使命,将理论讲活、道路讲透、目标讲明,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立鸿鹄志、做新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新时代沪上青年学子学理论、讲理论的青春风采,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医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指委认真筹备、积极培养、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青春奋进,强国有我第五届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

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医学院各二级学院认真动员、积极遴选,共推荐22个课程项目参加初赛评选。学指委多次组织线上线下专家辅导、路演试讲、反复打磨项目,为打造医学院优质精品微课程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历时两个多月激烈的复赛、决赛多轮角逐,医学院师生勠力同心、不负众望,最终喜获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程比赛两项奖项。

 

2021级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王子硕作品《火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青年责任》获一等奖,他7年内支教支医,走过8个村镇、走了近千里路,以实际行动传承青年医科学子火种般的奉献精神,立志将星星之火传承下去。2021级护理研究生黄晗钧作品《送东风》获优胜奖,他沿长江溯流而上,来到四川宜宾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这股东风影响了百余颗孩子们赤诚火热的恶心,激励孩子们到更远的地方去见更亮的光。

正如王子硕同学所说,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时代在变,但是每一位医药卫生事业人初心未变,传递健康中国的火种,不仅仅是交医人的追求,更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的交大智慧,中国方案。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未来我将继续秉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态度,坚守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在这边红色的土地上播撒健康火种,以健康之名积极参与到推动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