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单位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附属单位 > 正文

附属新华医院和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推出自闭症居家康复项目

发布日期:2019-05-28 16:38:45   点击数:

你吐吐舌头,小猴子就吐舌头;你摇摇头,猴子也摇头;你的眼睛如果不看着它,调皮的猴子就立即消失,化作满天的烟花……这个看似简单的平板电脑游戏,却可望大大降低2-4岁自闭症患儿的就医成本,让家长们每天都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里做康复训练。这是一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同合作的自闭症居家游戏康复项目“AI猴”,利用人脸识别等AI技术,帮助2-4岁自闭症患儿的家庭规范训练,提高孩子们将来的生活质量。

新华医院发育行为保健科主任李斐表示,儿童自闭症发病年龄小,儿童早期脑发育的可塑性很强,2-4岁是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黄金年龄,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高频次、高质量的训练,但国内的很多家庭无法做到,即便是做到也将耗费大量的金钱,这款游戏恰恰可以帮助孩子们抓住这个宝贵的训练期。

领衔研发这款AI游戏的是英国国家科学院及医学科学院两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行为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Barbara J.Sahakian教授,她表示,这款游戏的设计源于捉迷藏,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可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发展社交能力,但自闭症孩子的捉迷藏是有特殊要求的,他们需要的不是追逐,而是人脸对人脸、眼睛看眼睛、表情对表情的互动。

这款游戏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会动的猴脸,只是孩子的镜面反应,他们在平板电脑里面看到的猴子表情,原来都是自己的表情。如果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离开了平板电脑,好玩的猴子就消失了。此时屏幕上将出现烟花,再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李斐说:“自闭症的孩子存在对社交沟通的核心缺陷,他们很难与人做到良好的目光对视,识别情感的能力欠缺,镜像模仿能力差,他们对物比对人更有兴趣。”如果自闭症孩子缺少早期的科学干预,就算将来接受诊断,也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很大可能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

此前,Barbara J.Sahakian教授基于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已经成功开发过游戏干预项目,证实了这些游戏对于相关患者的认知力、专注度和注意力等方面均起到了有效改善的效果。因此,开发适用于儿童自闭症治疗的有效的家用的社交互动行为干预手段可能是治疗自闭症的突破口。

专家表示,对于自闭症孩子,家庭训练和融合教育同等重要。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配合家庭训练和社会教育,才能帮助自闭症患儿尽可能的恢复语言、行为和学习能力。但由于我国自闭症服务起步较晚,相应干预训练及配套教育尚未完善,各地康复训练机构数量少、水平良莠不齐、干预模式单一,康复效果令人堪忧。

儿童自闭症(childhood autism)又称儿童孤独症,由美国精神科医生Kanner于194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是一种以社会交互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特征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男性多见,多起病于婴幼儿期。近年来,全球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呈大幅上升趋势,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截至2012年03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自闭症患病率达1/88。自闭症患儿约60%~70%伴有不同程度智力发育落后,自闭症患者绝对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严峻社会问题。目前,38%的自闭症患儿不能独立生活,需终生照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新华医院发育行为保健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团队中有数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在诊断孤独症、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Rett综合症等方面有很多临床经验,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儿童发育与行为相关的诊断和治疗等工作,对自闭症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