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单位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附属单位 > 正文

优秀青年科学家刘廷析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1-12-23 00:00:00   点击数:

“此生只追求忠诚,上对国家,下对学生。”12月23日,“优秀青年科学家——刘廷析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他学习与工作过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隆重举行,这句优秀青年科学家刘廷析生前最爱的箴言在报告会现场反复被提及,他那虽然短暂却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中奉献出最大光热的一生也引起了听众们极大的共鸣。报告会由市科技党委书记陈克宏主持,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在报告会上讲话,共有上海市各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的工作者代表和交大医学院师生代表300多人参加。报告会前,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沈晓明亲切接见了刘廷析的家属及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刘廷析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11年7月16日因病逝世。在他44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始终秉承着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潜心科研、教育工作,奉献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能量。刘廷析研究员逝世后,新华社刊发了《学问报效给祖国,生命奉献给科学》的追记文章,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进行批示,号召学习刘廷析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时玉舫教授作为刘廷析的领导和同事,介绍了刘廷析作为一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以及一名有才能的所长助理的先进事迹。无论是毅然回国、从零起步,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占地250平方米、可养殖5万条斑马鱼的鱼房;还是按照“蜜蜂+狼性+猪性”的团队建设理念打造出一支热忱向上、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互助协作的科研团队;又或是弥留之际,依然不忘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斑马鱼平台建设好,一定要把干细胞转化研究搞好,刘廷析作为一个醉心科研、充满思想而又勇于实践的科学家形象丰满立体,他扎实奋进的科研人生和昂扬饱满的精神品格令人印象深刻。

刘廷析的学生2009级博士生叶柏新和2005级博士生周婷则深情追忆了与刘老师共处的日日夜夜,追忆了在刘老师严厉而又充满爱的教导下得到的成长。在学生眼中,那个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有限的时间都倾注到了科学研究中、倾注到了对学生的培养中的刘廷析老师,深深的爱着科学、爱着学生、爱着国家,而唯独忘掉了自己,即使在病重期间依然会从病房偷偷溜回实验室,会在病床上给学生打电话关注实验进展,会把学生召集到病房讨论课题,甚至插着胃管还用颤抖的手敲打电脑键盘为学生修改毕业论文。“一个医学科研人员肩上背负的是病人的希望,家庭的希望和社会的希望”,“作为一名可造之才,应该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教育承载着民族的梦想,将我们国家的生命科学做到最顶尖是我们的责任”,虽然学生们深深遗憾没能穿上博士袍和刘老师合张影,但他那些充满激情的鼓励却始终鞭策着他的学生更加发奋向上。他彗星般短暂的人生照亮了众多青年学子的路途,必将有更多人沿着刘老师的足迹继续科学探索的路程。

文汇报记者许琦敏娓娓讲述了2007年采访报道刘廷析在白血病基因上取得新发现这个科研成果的过程,一向埋头科研工作、低调而不爱宣传的刘廷析生前唯一一次接受采访,只是因为感到应该把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时传递给病人,能够帮他们鼓起求生的勇气,给他们希望。但他也诚恳地表达了“不希望报道引起误解”的愿望,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探讨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成果,并不能马上去治愈某种白血病,他怕给病人太多希望反而会带来失望。天生就有悲天悯人的心怀,不论是如痴如醉、拼命三郎般学习钻研的劲头,还是通过小小斑马鱼构建起的宏大梦想,刘廷析把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自然交织的崇高精神,就如希腊神话中饱受艰辛却为人类带去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甘愿付出一切、尝遍艰辛。

刘廷析在科研工作和带教育人中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高尚品德和无私情怀,以及他那种面对科学无限忠诚的精神,面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面对挑战坚忍不拔的毅力都深深打动了参加报告会的听众。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大家都表示,报告生动形象、丰富感人,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刘老师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更加理解了他执着追求事业和无私贡献智慧的精神,也将以他为榜样,鞭策自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懈奋斗。

报告会上,市教卫党委、市科技党委向系统各单位发出《关于开展向刘廷析同志学习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刘廷析是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广大教师的学习楷模。向刘廷析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诚爱国、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要学习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学习他严慈相济、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要学习他真诚豁达、坚定乐观的人生态度。通知要求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向刘廷析同志学习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的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