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项目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曾溢滔院士做客《大医时间》讲述“我的科学人生”

发布日期:2010-12-03 00:00:00   点击数:

12月1日下午,闵行校区上院500伍威权堂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溢滔院士做客医学院《大医时间》,向医学生们讲述了他的科学人生,带来了一场精彩非凡的讲座。

“我一定要如约和同学们一起来谈谈科学人生,这点很坚定。”30日晚的大雾、当天的飞机延误、旅途劳顿都没有阻碍七十高龄的曾院士从武汉大学赶至上海交大与同学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科学人生起源于对科学的好奇,发现然后提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的秘密。”曾院士为自己的科学道路追根溯源:11岁那年,在农业技术展览会上,他被一棵上面接着番茄,下面长着马铃薯的植物迷住了。回到家后,就依样画葫芦,把家里的花摘下来,接到花盆里栽种的洋葱上。虽然失败了,但却由此领略到了生物学的魅力,于是小学毕业后报了中山初级农业技术学校。出于对蚕的兴趣,15岁的曾溢滔从中山农校毕业后考入了仲恺农业学校蚕桑专业。

“一件事情往往会决定人的一生。”幼年时对嫁接植物的兴趣促使曾溢滔学习农学,1956年遗传学座谈会上谈家祯教授论证遗传物质基础的发言使他对遗传学萌发了强烈的学习、深造的愿望,克服各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生物系。而亲身接触到的血红蛋白病人的遭遇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促使他投入到医学工作中,也成为他科学研究的动力。

曾院士在讲述中多次谈及了他的导师谈家祯教授。导师对他的科学人生之路有很大的影响,不仅给了他许多思路,在遭遇困境时也提供了很多帮助。“需要人才,更需要伯乐。”

“好奇、好学、实践、思索”,曾院士将这八个字送给了在座的学生。好奇是追求和探索的动力,好奇之外,更需要好学。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学会去思考,并对于事物和自身不断地提出问题。

在互动提问环节,曾院士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同学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一个人能在一个领域上有所建树,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但最主要的还在于自身。”

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代表广大师生为曾溢滔院士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对曾院士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全场热烈的掌声迟迟未散去,同学们为曾院士不辞辛劳的到来所感。

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反馈,表示收获很多。据悉,随着《大医时间》的深入开展,受众群体的拓宽,后期将计划汇编名医大家的演讲实录和同学的感想集,让更多的人领略大家风采,扬起人生之帆,启程科学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