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项目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东方网】王振义与交大学子面对面痛斥医生拿红包怪相

发布日期:2011-01-21 00:00:00   点击数: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月19日报道:“振兴中华,义满天下”。今天下午,“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学校懿德楼的会场被冒雪赶来听讲的师生挤得水泄不通,座位坐满了,近百名学生站着听完了2个多小时的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王振义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场与昔日校友、老校长、终身教授的对话非常愉快,在王振义的精彩演讲中,在场的学生们不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

王振义说,学医前觉得以后做医生地位高、收入好,但后来却渐渐明白做医生是最能反映仁爱的职业。他告诉同学们,有位病人寻找了他30年,就为了感谢他救了自己孩子的命;还有个病人给他写信,说自己86岁了,是王医生给了他14年的生命……“我在行医中更觉得医生的崇高”,王振义这样对学生们说。

面对台下正在刻苦学医的孩子们,王振义语重心长地说,我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的工作是神圣的、爱的体现。现在做医生收入低,我们应该理性地去提意见,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收红包。“医生收红包是社会的怪相,在西方国家这是没有的。在我宣誓入职的时候,我说为穷人看病我分文不取,那些拿红包的医生根本就忘记了他宣誓时说的话!”说到这里,台下立即响起了掌声。

在交流中,已经87岁的王振义始终站在台中央,他鼓励青年学生好好学习,遇到困难的、记不住的地方,就“反复记,结合实际去记”;他说,知识的累积要坚持,他还鼓励学生一边为病人看病,一边看书本,“不要怕丑,怕难为情,就是要结合实际,不懂的地方就回去看书。”

“看到白血病病人实在是太痛苦了!”就是因为这样,王振义教授通过苦心研究成为了“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在国际上首创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5年间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原文下载:http://sh.eastday.com/qtmt/20110119/u1a84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