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项目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陈敏生教授做客 “博极医源”讲述专业能力与辩证思维

发布日期:2012-04-28 00:00:00   点击数:

4月25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生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敏生教授做客医学院 “博极医源”讲堂,为同学们讲述“专业能力与辩证思维”。

陈敏生教授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近500年来医学史上“人体解剖理论”、“血液循环理论”等10个著名发现。维萨里不拘于书本知识,亲自解剖人体创立了“人体解剖理论”;哈维从日常的放血过程中得到灵感,大胆质疑旧权威,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陈敏生教授引用《怪才,偶然与医学大发现》的话来启发大家,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勤于动手,敢于创新。“我们赞叹这十位发明者的聪明,但我们并不讶异于这种智慧,因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思考的轨迹。事实上,我们相信,假使易地而处,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成就。然而,没有人会妄想,我们拥有莫扎特的音乐天分,莎士比亚的戏剧天分,牛顿的物理天分。”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在于创新,创新在于想问题的方法,想问题的方法就是思维。不同的思维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陈敏生教授从“专业学习需要创新”、“辩证思维与创新”、“机会留给辩证思维的人”三个角度漫谈辩证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人们有12对常用思维:个体思维/群体思维、经验思维/理论思维、惯性思维/科学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时间思维/空间思维、情感思维/理智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静态思维/抽象思维、定向思维/定量思维、直线思维/散射思维、后馈思维/超前思维。通过白兰地酒的发明、抗生素的发现、断臂再造手术的成功等一系列例子,陈教授告诉同学们,“思维就是明白今天是‘核心技术’,明天可能就是‘昨日黄花’,创新辩证思维的应用能使偶然的成功成为必然。”面对人生中的意外,事故(意外)往往不是经验能预计的;通常认为不可能的,有时确实会成为可能;多些忧患意识,付出的成本就会少些。

对于同学提出的“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医科和理工科的思维方式的区别”问题,陈敏生教授耐心地为同学作了解答。平日考虑问题时应周全。医科与理工科的思维方法大致一致,而医科则更注重哲学观以及其实践。

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语言简练,案例生动,学生兴致高昂,收获匪浅。

“博极医源”讲堂的宗旨就是从各个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内在素质提升的需求,成为医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后期将结合与学生座谈、调研的结果,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努力将“博极医源”讲堂打造成医学院文化教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