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项目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健康中国》首讲王一飞教授生动剖析医学科学走向何方

发布日期:2017-03-30 00:00:00   点击数: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打造交医课程思政、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推出的《健康中国》系列课程迎来首场报告。由著名组织胚胎学专家、交大医学院顾问王一飞教授面向医学院2017年“优青”培训班、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挂职干部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280余人,共同探讨了《医学科学走向何方》的重要话题。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参加首讲仪式上并致辞,希望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健康中国》课程能够成为一个培养皿,把医学生们培养成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用的“多能干细胞”。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必须要有优秀的医学人才作为保证,作为以培育卓越创新医学人才为目标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指导下,通过精心设计推出《健康中国》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解读“健康中国”的基本概念,剖析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明晰其哲学内涵外延;引领学生对医学及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哲学伦理、法律道德、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来了解医学学科;带领学生对医学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相结合,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激发投身医药卫生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课程教学团队由国内顶尖医学教育学家、医学科学家、公共政策学者、医学卫生政策法规专家和临床一线医生组成,专兼职结合,涵盖政治、经济、医疗、政策、医改、法治等多个领域,同时将会采用“理论课+CBL教学+实践”的授课模式,讲求知行合一。

王一飞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是著名组织胚胎学专家、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深官员、国家973项目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会理事长、医学院顾问。经历了多个身份的转换,他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深刻思考。在讲课中,他强调道,虽说生命是一场死亡率为100%的性传播疾病,但健康的活着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目标和应该享有的权利,放眼到整个国家,全民健康和全面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然而当下,中国的健康事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加速、出生质量堪忧、慢性疾病蔓延、精神障碍高发、突发事故频繁以及卫生体制缺陷。当然与此同时,当下也是中国健康事业空前的机遇期,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学界的人士们应该反思今天的医学科学“健康”么?医学不应该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它应当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医学的目标是延长人的健康寿命,包括减少疾病负担、推迟衰老和死亡,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生存质量。因此作为有着科学、技术、人文三种属性的医学必须高举“人的医学”的旗帜。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他语重心长地送给在座医学生有关健康和医学的十句话,他强调未来医生应该为全体公民提供个性化和精准的生命全程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要从单纯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战略前移到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防,要重视公众对健康和医学的理解和主动参与,要把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

讲座后,现场的优青及学生也就医学人文怎么落到实处、医学科研和临床的有机结合、医患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等关注的话题提出了各自的疑问,王一飞教授也是旁征博引,畅谈了自己的理解,并呼吁医学生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共同投身健康中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