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医学院学生参加2015年上海市校歌展示活动

发布日期:2015-06-02 00:00:00   点击数:

5月31日下午,2015年上海市校歌展示活动、上海市学生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演唱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合唱团一行40人,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歌(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歌)——《托起生命的绿洲》和抗战歌曲《长城谣》顺利展演,用优美、深情的歌声唱响了医学生爱国、爱校的主旋律。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举办,旨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展现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自五月初接到比赛通知后,医学院学指委通过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广泛招募合唱团成员;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很多热爱音乐的同学便积极加入。其中,不仅有大一到大三的本科同学,还有多位研究生、留学生。医学院工会方佳园和学指委王栀沁担任了本次学生合唱团的指导老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老师、学生合唱团团长张沁则应邀出任指挥。

5月18日中午起,学生合唱团在东院四舍103室正式开始排练。短短的2周时间内,同学们不仅要学会两首新歌,还要学习美声唱法、达到两声部和声的统一协调。歌曲《托起生命的绿洲》,是1999年经过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全校征集,由党委宣传部在13份应征歌词中选出部分稿件,经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评选和反复斟字酌句、集体创作并审定的,并由著名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马革顺教授谱曲而成,表达了医科院校的特色和以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奉献精神,旋律优美、神圣庄严。而歌曲《长城谣》则以“九一八”事件为背景,苍凉悲壮、纯朴自然,表达了当时的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的情感。为了使同学们能准确理解两首歌曲的音乐内涵,方佳园老师在第一次排练时就讲述了两首歌曲的由来和寓意。同时,为了塑造统一的声线、达到歌声的和谐效果,她逐字逐句指导唱法、使原本声线散乱的演唱得到融合。指挥张沁老师也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歌曲的律动感上下足功夫,使同学们能深情演绎乐曲情感,以情动人。

为了保证排练、演出的顺利进行,学指委做好了充分的后勤准备,使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展示准备中。比赛当天,学指委副秘书长、本科生党总支书记周栋也到场助阵,给了大家不少鼓励和信心。当天下午3时许,医学院学生身着一袭白大褂亮丽登场,在张沁老师的指挥下、在张嘉艺同学的钢琴伴奏声中,合唱团全体成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地演绎了两首歌曲的音乐内涵,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得到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了这次光荣的任务。

校歌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更是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启迪。此次医学院学生合唱团参与上海市校歌展示活动,不仅展现出了交医学子的风采,更是对于“医学生誓言”的又一次体会与感悟——在音乐中感受医学的神圣庄严、感悟一身白袍的责任和使命感。愿医学院师生共同在歌声中成长,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就立下这份“托起生命的绿洲”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