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2023级临八二班赴罗氏制药上海研发中心参观学习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11 16:30:36   点击数:

为深入拓展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全面了解国际一流医药企业的研发与生产流程,4月3日,在班导师何康和辅导员唐玉春老师的精心组织下,2023级临八二班全体同学前往全球领先的罗氏制药上海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让同学们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现代医药研发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

第一站:DNA雕塑前的合影——生命科学的象征

下午一点,阳光洒在罗氏研发中心宽阔的广场上,同学们整齐列队在标志性的DNA双螺旋雕塑前。这座高约5米的银色不锈钢雕塑,以现代艺术手法完美诠释了生命最基本的遗传密码结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雕塑底座镌刻着罗氏的企业理念"Innovating for Life",彰显着其对生命科学的不懈追求。

负责带我们参观的张老师在合影时向同学们讲解道:"这座雕塑不仅象征着罗氏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更代表着医药研发从分子层面改变人类健康的使命。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医药创新也需要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在快门声中,当天的参观活动拉开了序幕。

第二站:研发部门探秘——创新药物的摇篮

在负责带我们参观的张老师的热情接待下,同学们首先来到了药物研发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各种尖端仪器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张老师指着一台正在工作的自动化高通量筛选系统介绍道:"这台设备每天可以完成超过10万次的化合物筛选,大大加速了新药发现的进程。"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区,进入因为要穿专业防护服,因此同学们只能在黄线外面听张老师讲解仪器。张老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冷冻电镜,它可以在接近原子分辨率下观察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为新药设计提供关键依据。"

质谱分析室内,工程师正在操作一台高分辨质谱仪。"这台仪器可以精确测定药物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检测限达到飞摩尔级别。"工程师一边演示一边解释。同学们惊讶地发现,现代分析技术已经能够如此精准地解析药物分子。

在细胞培养室,恒温恒湿的培养箱内培育着各类细胞株。研究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细胞进行药物活性测试。"这些细胞就像'微型病人',帮助我们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效果。"一位研究员这样比喻道。同学们还参观了动物实验区,了解了新药在进入临床试验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安全性评价。

张老师总结说:"一个新药从发现到上市平均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超过20亿美元。正是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开发出拯救生命的药物。"


第三站:生产车间参观——质量至上的承诺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制剂生产车间。由于进入内部观察需要在更衣室经过严格的更衣、消毒程序,所以大家只能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窗,目睹了现代化制药生产的部分过程。



在注射剂生产车间,全自动灌装机正在以每分钟300支的速度精确灌装。张老师介绍:"这里的灌装精度可以达到±1%,确保每一支药品的剂量准确无误。"旁边的智能灯检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检测每一支药品的可见异物,不合格产品会被自动剔除。

在固体制剂车间,同学们看到了从原料混合到压片、包衣的全自动流水线。巨大的包衣锅缓缓旋转,为药片披上均匀的外衣。"这个包衣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每一片药的质量稳定。"张老师强调道。

质量控制实验室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正在运行。技术人员介绍:"这台设备可以检测药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精度达到纳克级别。"同学们还参观了微生物检测室,了解到每一批药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无菌检查才能放行。

"在罗氏,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张老师说,"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我们要进行超过200项检测,确保每一支药品都安全有效。"


收获与感悟

夕阳西下,参观活动接近尾声。班导师总结道:"希望这次参观能让同学们看到医学研究的广阔前景,也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未来无论大家选择哪个专业方向,都要保持对科学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此次罗氏之行,不仅让同学们见识了国际一流药企的研发实力,更让大家对医药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些精密的仪器、严谨的流程和科研人员的专业精神,都将激励着同学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