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23级临八五班全体同学走进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深度参与上海“整形科技周”(第14届上海整形美容论坛暨第24届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大会)。附属九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班导师王智超、魏澄江博士、李悦华博士,以及2023级临八五班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此次活动以“亲临论坛现场,把握科创风向”为主题,通过学术论坛与产业展览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整形外科的前沿技术、科研转化路径及学科发展方向。

2385同学与班导师王智超教授、魏澄江博士、李悦华博士合影
多领域论坛:学科交叉与创新突破
本次科技周涵盖数十个细分领域论坛,展现了整复外科的多元生态。
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及体表肿瘤论坛则从罕见病诊疗切入,探讨基因研究、多学科协作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引发同学们对医学人文的深思。 我们有幸目睹了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神经纤维瘤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集聚一堂,毫无保留地分享了NF1各个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NF1的基础研究、临床管理、新药开发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





Nancy Ratner,Beomhee Lee,Yoshihiro Nishida,Yemima Berman,Nikki Fong Wen Yan教授讲解各国NF1诊疗经验
论坛上,班导师王智超教授重磅解读了《亚太及中国NF1专家共识》,推动PN诊疗的规范化进程。PN是NF1的特征性表现,附属九院的NF1队列显示72%的NF1患者伴有PN,其可累及多系统,严重影响NF1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诊断等多种手段诊断PN并识别其向MPNST转变,其中核磁共振为明确PN的首选检查。在治疗方面,“长期控制、改善症状、缩小瘤体,提高生活质量”是PN的治疗目标,目前可采用手术治疗、MEK1/2抑制剂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PN患者病情。

班导师王智超教授讲解NF1-PN治疗的中国经验和亚太经验
此外,在修复重建外科论坛中,专家们聚焦创伤性缺损、瘢痕修复、烧伤重建等议题,通过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器官再造等案例解析,生动呈现了功能重建与美学修复的融合趋势;智能医美专场展示了AI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与乳房整形中的应用;性别医学论坛从社会学与医学双视角,剖析性别重置手术的伦理与技术创新;光电修复专题聚焦激光、射频技术在瘢痕治疗和皮肤再生中的突破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艾尔建学术专场通过产学研联动案例,揭示了医美材料研发与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为同学们理解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从理论到实践:科研与产业的桥梁
会场外,新型生物材料、前沿手术器械等展区吸引了同学们驻足。通过与企业研发人员的交流,大家直观感受到“实验室到手术室”的转化逻辑,也对未来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同学们在整形科技周企业会场参观
践行医者使命:以专业守护生命尊严
此次参会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整复外科不仅是“锦上添花”的美学艺术,更是“雪中送炭”的生命工程。无论是罕见病患者的精准救治,还是创伤后功能与形态的双重修复,都彰显了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秉承“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院训,以科技创新为翼,以人文关怀为根,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医者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