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杏林科创说”科研创新实践分享交流会在闵行校区顺利举行。医学院学指委大创办公室专员缪青,医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大创工作专员代永富、医学院思政教师杨慧梅以及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研创新的方向与方法。本次活动由24级儿科学(5+3)专业学生杜星熠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分享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代永富老师首先致辞,并对第二十期“大创”项目的整体安排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系统梳理了“大创”项目的发展历程、信息获取、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以及申报流程等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权威的官方解读与指导。代老师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c科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

在朋辈分享环节中,21级法八的蒋曹彦和21级临五的李婷婷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蒋曹彦学长结合自身参与“大创”项目的经历,深入剖析了在科研与学习之间平衡的技巧与心得。他提出,在科研过程中应当注重团队合作、合理规划时间,并结合实例展示了科研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方法与项目推进路径。

李婷婷学姐则从自身的科研探索出发,强调了导师选择与课题方向的重要性。她指出,科研的成长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思维的开拓与能力的锤炼。她鼓励学弟学妹们在面对科研难题时,要勇于迎难而上,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摸索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之后,23级博士生胡佳腾学长带来了题为《如何做好医学 + X》的专题讲座。他结合“挑战杯”等科研竞赛的经验,以生动的语言和风趣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从实际需求出发,寻找研究方向,提升科研能力。他强调,同学们应当树立长远的科研目标,积极参与各类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科研水平。

在交流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健康促进大创项目对科研素养的要求”“如何高效阅读文献”等话题踊跃提问,缪青老师与学长学姐们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展现了同学们对科研创新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求知的精神。

本次“杏林科创说”科研创新实践分享交流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拓展思维的平台,更为他们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研的意义与价值,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与实践路径。在未来的科研创新征程中,他们必将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路芳华,求索不止”的精神,在科学与医学的交汇点上不断前行,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