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团委在懿德楼二楼报告厅举办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杰出奖颁奖仪式。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张艳萍、学生工作部(处)长唐华、团委书记朱建征,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周栋,以及来自基础医学院和医学院闵行校区的200余位学生参加了仪式。
首先,唐华对2007年以来我院在本科和长学制学生中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了回顾总结。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是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工作,也是“卓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年底,全院学生先后申报、实施了134个项目,其中,有18个被立项为国家级项目、61个被立项为上海市级项目;而在已结题的77个项目中,共有6篇论著发表(其中1篇发表于国外SCI统计源期刊、1篇被EI收录),并有3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结合上述成果,唐华老师鼓励同学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勇气,通过积极主动的创新实践活动中感悟科学精神、历练科学思维、学会科学方法。
接着,护理学院2006级马圣念同学、仁济临床医学院2005级郝长宁同学先后发言,具体讲述了他们通过创新实验取得国家专利、发表SCI论著的历程与体会。马圣念同学谈到,立足现实、善于观察生活是一切创新的原点,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在象牙塔中轻易完成的,也考验并锻炼着我们的综合能力。郝长宁同学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告诉大家,医学论文虽然有相当强的专业性,但高质量、原创性的论文未必只有研究生才能完成,只要有想法、有创新、出成果,SCI并非遥不可及。
之后,医学院学生科协的张天同学用两段精彩的视频,介绍了科协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医工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并期待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来,展现自己的创意和风采。
最后,黄钢副院长、张艳萍处长分别向李沅敏、马圣念同学颁发了“杰出贡献奖”,向郝长宁、韩一芃同学颁发了“科研创新奖”。黄钢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全体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紧紧围绕“以兴趣为不竭动力、以信心作支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灵魂、以实践为根本”的核心要素,使创新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据悉,医学院近期还将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及长学制学生科研创新奖励基金奖励办法(试行)》,对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发明及研究活动,在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长学制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进行奖励。此外,医学院还将马圣念同学的作品,作为交大3个候选项目之一,选送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参加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