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宝钢教育奖评选结果日前于安徽合肥揭晓,根据2012年宝钢教育奖评选精神和《宝钢教育奖评颁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经过医学院各学院、研究生院推荐、选拔,医学院评审小组评审,经宝钢教育基金会评议确认,我院共有3位教师、9位学生荣获2012年“宝钢教育奖”,其中仁济临床医学院推选的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学生肖潇荣获优秀学生特等奖,本次优秀学生特等奖全国共选出50名。
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的是瑞金临床医学院宁光、仁济临床医学院黄钢、基础医学院戎伟芳;获得优秀学生奖的是瑞金临床医学院郁诗阳、公共卫生学院邱雪婷、口腔医学院钱姝娇、基础医学院童一苇、仁济临床医学院徐俊杰、研究生院沈秋瑾、冯浩等7人;瑞金临床医学院检验系蔡雅雯获得港澳学生奖。全部获奖名单将在12月初于《文汇报》刊载。
附:肖潇优秀事迹
唱响青春的旋律
——记2012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学生肖潇
2006年夏天,初入思源湖畔的肖潇还是一个刚刚走入象牙塔的懵懂少女。转眼之间,六年岁月荏苒。求知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对于她来说,思源湖的波光艳影给了她睿智与辉煌,更带给了她奋斗的喜悦。不论何时,这个热情洋溢的青年人总不忘李开复的那句“做最好的你自己”,用激情唱响青春灵动的旋律。
她,在学习和钻研中充实自我
肖潇现就读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硕博八年制一贯制班,所在班级是由高考和面试选拔出来的一批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都十分突出的学生组成。刚进入这个专业时,肖潇也曾因周围藏龙卧虎精英荟萃而倍感压力。怀着“天道酬勤”的坚定信念,她在过去的本科学习阶段中,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最终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脱颖而出。她每年度学科成绩排名均在专业前五名,先后获得2006、2008、2009年度上海交通大学A等奖学金(前3%),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B等奖学金(前4%)及06级临床八年制本科阶段(2006至2010年度)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肖潇的英语基础扎实,语言应用能力强,业余时间还参加上海高级口译考试并获得了2009年上海昂立进修学院高级口译三等奖。2010年她作为交流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进行了三个月科研训练。第一次出国的她不仅迅速熟悉了异国环境,而且很快便投入了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课题组。她凭借熟练的英文和良好的学习及沟通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获得了实验室导师的高度赞赏及美国校长的热情接见。她从美国医学中心所学到的严谨与诚实的科学作风也为她之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经层层选拔,她作为四位参赛选手之一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首次赴马来西亚参加第八届国际医学生生理学竞赛。她和队友们励精图治、刻苦备战,她以从容自信的表现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中国医学生宽容博大的风度。她和队友在比赛结束后呈现的华语歌曲表演也获得在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经过本科阶段的积累,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她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她的心早已开始了新的征程。肖潇目前师从上海市消化研究所副所长及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马雄教授,从事她十分感兴趣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虽然课题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但是她凭借着百折不挠的热情和沉稳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再重复试验和冷静地分析解决问题。刚入研究生阶段半年,她课题研究便已稍见成效。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阅读文献能力,数月之内已为医学参考报肝脏频道编译并发表文章:《老调新弹:人类白细胞抗原在PBC中的作用》、《PBC中胆管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和血清自身抗体对凋亡表位的识别》及《PBC发病率的季节变化:进一步证明环境因素在PBC病因中的作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虽然充满艰辛,但是这个勤奋的女孩用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
她,在讲坛和舞台上展现自我
大一刚入校时,肖潇便被由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主办的“励志讲坛”所深深吸引。讲坛里经常有院士、长江学者、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等担任嘉宾以演讲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与交大学生进行近距离沟通与交流。在现场聆听过几场讲座后,她便深刻感受到讲坛对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昂扬人生态度的激励作用。终于在经过严格选拔和激烈角逐后,肖潇也成为了这个讲坛的一员,并成为了讲坛最年轻的主持人。她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耀洁女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交大校友叶军博士等多位一流的大师和学者们面对面交流并主持访谈。每一次访谈前她都做足功课,向观众挖掘出嘉宾的每一处闪光点和独到之处。每一次成功的主持经验也增添了她临场应变的信心。但是在讲坛上,她收获的不仅是主持的技巧,更深刻的是每位嘉宾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触动。无论是从农村走出来自强奋斗的科学院院士,还是民间防艾第一人,无论是诺贝尔的获得者,还是成功驰骋商场的CEO,他们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和感恩奉献的人生价值观。这些榜样人生所带来的感悟使她铭记于心,伴随她成长的每一步。在励志讲坛上的初展身手,鼓舞了年轻的肖潇,让她体会到了站在舞台上的喜悦和满足。之后她又陆续参加了2006级医学院迎新晚会的小品表演,2007级医学院迎新晚会主持,喜迎十七大演讲比赛等。业余时间她还加入了英语角社团,并担任策划部主任,多次主持英文派对,气氛热烈。她在军训期间代表医学院方队参加2006级军训团演讲比赛并获得校三等奖。
她,在党团工作中历练自我
入学之初,肖潇便向中共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自身的努力与老师、同学的帮助,她逐渐在思想上发展成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党校培训并顺利结业,于2008年7月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之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生活作风严谨,用自己的行动履行入党时的诺言。作为班级副团支书及党章学习小组负责人,她坚信思想的进步不是一两次活动的体会,而是生活的体验。她坚持每两周组织开展一次党团座谈会,每次座谈都围绕同学身边发生的事迹,邀请班级入党积极分子主讲,同学们踊跃发言。一年之内,她在党章学习小组开展了主题为“我奉献、我快乐——志愿者的独白”、“追忆钱学森”、“关注民生、尽责社会”、“五四运动的新时代意义”、“我谈医改”、“改革开放30周年英文座谈”等系列活动,帮助同学关注时事,提高社会责任感,感悟生活,获得同学及老师的一致欢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肖潇所在班级获得了2008年度市优秀集体。同时,她也在医学院团委隶属的《医学生人文读本》编辑部担任副主编。《读本》以“用经典滋润心灵,用行动彰显精神”为主题,旨在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修养医学生情操。在发掘经典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践行一直是肖潇追求的目标,也是她一直致力于向医学生推广的自我陶冶的方式。鉴于她的工作成绩,她获得了2007年度医学院团委“优秀团员”和“优秀干部”称号。
她,在感恩和奉献中升华自我
秉承“饮水思源”的校训,肖潇每次获得荣誉和成绩时都要感谢她的父母,是他们的艰辛工作换来了她现在的幸福生活。她总是感谢她的老师用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与人文情怀教育和感染了她,感谢和她一起风雨同舟的伙伴,没有他们的信任、鼓励和帮助就不会有她的成长和进步。她怀着感恩的心,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将更多的精力回报给社会。她是2007年度“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赛的志愿者,她是云南雨崩援助项目的参与者,她是关爱农民子弟小学活动的策划者,她也是上海华爱社区服务中心“千牵手”志愿者。她忙碌的身影还穿梭在农村社会考察团之中,她常想中国9亿农民子弟何时才能享有平等的医疗资源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呢。作为一名医学生,对社会最好的回报莫过于勤学苦练,为病患热情服务,减除病痛。在医院实习期间,她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始终面带微笑和对患者极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带教老师及病患的一致好评。她相信一滴水汇入洪流才不会干涸,只有为更多的人服务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
唱响青春之曲,并非追求完美的极致,而是享受成长的喜悦。每一次接受挑战都是奏响美妙音符,勇往无前、自强不息才能让青春的华章永不磨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