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华模拟医学会议举行,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公卫学组2015年会。此次学术活动是由我院组织主办的,来自全国31所大学的附属医院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
据了解,从2002年起,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建立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我院在内的全国25家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5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公共卫生学科组成立,教育部指定我院为组长单位。
大会第一天总结了全国各院校合作开展的临床教学病例编写项目的情况,并由所有成员单位的负责人经过严格遴选确定的候选人名单中评选出了2014年度的全国十佳“实训中心管理者”和十佳“实训教师”以及优秀奖若干,其中我院实训中心段宝华、施菊花老师分别被评为“十佳实训中心管理者”、“十佳实训教师”。
在第二天的学术交流环节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蔡端教授和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蒋莹主任医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点评了本次教学病例全国合作项目的总体情况。附属瑞金医院童建菁副主任医师带领她的团队演示了智能模拟人教学病例的教学应用示范,而华山医院向阳主任医师则演示了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病例的应用示范,与会专家针对教学病例的应用示范做了深入的交流。
据了解,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大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对医生的临床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医疗法规的完善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又限制了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与实践的机会,于是医学模拟教育教学这一全新模式应运而生。
“医学模拟教育教学”是指利用多种局部功能模型、计算机互动模型以及虚拟科技等模拟系统,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开展教学和考核,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它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辅以各种医学模拟教具和模拟人,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特征,并具有训练真实性、过程可控性、训练可调性、操作纠错性、过程可控性和病员安全性等诸多优点。
大会期间,记者先后采访了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和教务处处长富冀枫、教务处副处长陆斌杰。据介绍,长期以来,我院主动对接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针对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现状——病种的增多、病员维权意识增强等问题,大力推行模拟医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我院强调模拟医学的教学标准与医学课程的整合。自2005年始培养八年一贯制本博连读临床专业学生起,医学院就提出了提升临床能力为核心的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目标,重点关注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人文素养等关键要素的培养。经顶层设计、科学论证,细化了教学改革的方案,并进一步明晰了医学生的培养路径,从而扎实推进了我院卓越医师的培养方案,并全方位实施了“以问题为导向、临床病例为基础、临床思维训练为重点、模拟医学平台与教学示范病区”的有机联动,突出了临床技能培养实践,有机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和全过程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多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我院毕业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广受好评。
不久前,由黄钢领衔的“模拟医学平台结合示范病区,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临床能力的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此项荣誉的获得就是对我院大力推行模拟医学教育最好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