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2025年全国联动“诺贝尔奖解读”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17 18:01:46   点击数:

近日,一场精彩的“诺贝尔奖解读”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开放式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与海南国际医学中心联合主办,作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专业前沿课程,不仅组织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现场参与,还通过五大平台同步直播,辐射至广泛的校内外师生与科研工作者,成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互动与资源共享。

活动特邀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余㵑学者李斌担任主讲嘉宾,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深圳细胞谷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建勋,琼海市招商局副局长吴继恒等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进行深入探讨。

活动在悠扬的圆号演奏中拉开帷幕。中心副主任童天朗担任主持并作开场致辞。他首先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深厚的百年底蕴。在随后的校区介绍环节,童天朗与中心国际交流部部长张耀鸿向在场嘉宾和学生重点阐释了海南校区的战略使命。童天朗指出,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校区联动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校区深度融入自贸港建设国家战略,始终将研究生培养作为核心使命,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这一“医疗特区”的独特优势,聚焦数智医学、免疫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医学人才。

在专题报告环节,长期从事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基础研究的李斌教授以“从‘免疫平衡’到‘免疫震荡’--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及展望”为题,对获奖成果进行了系统解读。他指出,该奖项是对免疫耐受研究领域的重大肯定,其核心科学贡献在于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Treg)作为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关键机制。李斌教授从理论演进的视角,梳理了该领域从早期相对静态的“免疫平衡”的经典概念,到更动态、更复杂的“免疫震荡”的发展脉络。他指出,深入理解Treg细胞在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功能可塑性及其调控网络,对于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型免疫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最后,李斌教授结合深耕多年的研究工作,分享了其团队在FOXP3蛋白调控与Treg细胞功能研究方面的创新成果。

在互动环节,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踊跃提问,与在场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活动得到iFuture科学咖创始人周学讯的大力支持,线上观众通过直播平台积极参与,形成了热烈的学术互动氛围。

本次活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为提升海南专项研究生学术活动质量而精心打造的系列活动之一。未来,中心将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学术交流体系,为海南专项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更多专业性、高水平、国际化的前沿学术活动,持续助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学术视野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