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开放报告厅举行。来自匈牙利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展开深度交流。本次论坛由海南国际医学中心副主任童天朗主持。

童天朗作开场致辞,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海南国际医学中心的发展概况与使命愿景。他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作为我国高水平医学教育的引领者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长期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多个学科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是交大医学院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家战略、推进国际化医学教育布局的重要举措,致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交流与合作高地。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中心重视与国外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交流,持续拓展包括学生互访、医学培训、科研创新与转化在内的多元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协作网络。
匈牙利访问团成员依次介绍所属机构情况。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副校长JánosLevendovszky、佩奇大学创新经理Balázs Czibók、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教授András Koris分别阐述了各高校的校史沿革、科研特色与国际合作成果。Óbuda大学风险投资首席执行官Imre Hild重点讲解了高校对初创项目的资金支持体系,分享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的实践经验。HUN-REN Network研究成果利用部负责人Gábor Alexovics介绍了匈牙利研究网络的基本情况,以及该网络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关系。
专题报告环节成为论坛核心亮点,中外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团队的主攻方向与最新进展。JánosLevendovszky展示了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周亮聚焦前沿科技研发、国际合作与具体技术应用,展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协同合作解决临床问题,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海南国际医学中心监管协同创新中心郭宇峰侧重于政策、监管与体系构建,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化、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来适应和促进全球创新的发展,确保新技术能够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更快地惠及患者。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粮食与工业植物加工系主任Katalin Badak-Kerti围绕核桃项目,阐释了食品科学的重要价值及农作物技术处理的路径,深入解析了食品科学与健康的关联研究。在互动环节,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踊跃提问,与专家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论坛结束后,双方举行座谈,围绕学生互访、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此次座谈有效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为今后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校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互补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