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日,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成功举办“2026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48所高校、148名优秀大学生踊跃报名。经严格遴选,最终33名优秀本科生入营。7月10日上午,开营仪式隆重举行。护理学院院长李敏、副院长朱冰倩、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主任沈南平、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王彩凤、人文护理教研室主任王琳等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科研与学科发展办公室主任胡静超主持。

开营仪式上,李敏院长致欢迎辞,代表学院向入营的学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与祝贺!她指出交医护理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形成明确的学科发展新布局及清晰的浦东新校区建设规划,大力引进与兼聘交叉学科带头人,推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并对营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保持初心,主动探索未知科学领域;二是展现才华与潜能,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研讨;三是多多分享经验与体会,共获成长与进步。随后,朱冰倩副院长从学院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学科方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详尽介绍。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与多所全球顶尖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并有深度合作,可以为优秀学子进一步深造提供最优质的资源与支持。紧接着,进入营员破冰环节,各位营员进行了精彩的自我介绍,分享了各自的科研经历以及兴趣爱好,充分展现了各高校风格迥异的人才培养特色与成果。
“名师讲座”环节,学科带头人李敏,学科PI朱冰倩、王彩凤及沈南平,分别对“交叉护理学”“健康与慢病管理学”“成人与老年护理学”“母婴与儿童护理学”4个二级学科进行了介绍,包括团队组成、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目前开展的前沿研究。同时,参会的几位导师也进行了分享,大大增进了营员对各二级学科及导师研究方向的了解,为营员后续的研究生生涯规划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朋辈交流环节,为促进学生对护理学院更加了解,邀请了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黄晗钧、在读研究生尚淑慧、谢恩东就自己的个人推免经历,在交医的学习、生活、志愿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等先后进行分享,启发营员们对未来学术研究更多的探索与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卓越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顶尖临床平台的淬炼。本次夏令营精心安排了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的深度参访,让营员们亲身感受现代化医院中护理实践的磅礴脉动。
7月10日下午,营员们进入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参观与学术交流。王悦平护士长,王萍护士长分别以“口腔肿瘤护理的创新转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为主题作了分享。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收获颇丰。随后,分组参观了3D打印中心、口腔颅颌面科、整复外科以及眼科,营员们对护理团队在复杂显微外科手术配合、3D打印技术辅助精准医疗及护理与颌面畸形患者个性化心理社会支持方面的精湛技艺纷纷表示赞许。

7月11日上午,营员们进入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参观与学术交流。护理部主任陆群峰介绍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热点,并分组参观了骨科ICU、急诊和重症医学等特色专科,实地观摩了物联网技术如何实现患者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跌倒风险智能预警及康复进程动态管理,充分展现了临床专科特色优势与综合实力。

7月11日下午,护理学院组织了结营仪式。护理学院副院长朱冰倩、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陆群峰、附属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晓芯、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副主任沈碧玉及导师代表出席了结营活动。结营仪式上,营员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夏令营活动中的学习感悟与成长。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了解到交医护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优势专科、丰富的临床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感恩遇见来自不同院校的优秀同学,一起畅聊未来,不仅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更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紧接着,学院领导、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及导师代表为营员们颁发结营证书。

朱冰倩副院长对本次夏令营活动进行总结。她首先对所有参与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老师和同学的全身心投入表示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营员们在两天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其次,对各位同学在本次活动中的优异表现表示惊叹与赞许,大家不仅展现出了扎实的学术素养、更体现了卓越的综合素质。最后,期待大家都能继续保持对于护理专业的热爱,找到自己所擅长的赛道并绽放绚丽光芒。

营员分享:
开营仪式上,学院领导的殷切期望和热情欢迎,瞬间驱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与陌生。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师资力量、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我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充满向往。护理学领域的教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护理学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让我对“交叉护理学”“成人与老年护理学”等重点学科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学科在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价值和广阔前景。附属医院参观,先进的医疗设备、专业的护理团队、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更是让我直观感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强大实力。这次夏令营,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收获颇丰,更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旅程。
——刘湘琳
初入上交,我便沉醉其中:踏上东1楼木质楼梯,拂过夏日偏东雨后的风,凝望风姿绰约的梧桐树。这份着迷,在开营老师生动有趣的介绍里,攀升至顶点。老师讲解护理学院二级学科,让我和同学对自身规划,有了更精准的方向。在3D打印中心,我触摸到“护理+ X”的多元可能;聆听陆主任阐释医联体模式,也更深悟“协同发展”的奥义。最令我难忘的,是学院与医院老师一致强调:护理需立足实际,毕竟它是实践学科。身为渴望投身临床护理的学生,我盼在实践里洞察问题,提升实操与科研能力,以仁爱护佑生命健康,做有温度的白衣天使。
——彭翔
为期三天的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夏令营之旅,是集趣味性、专业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开营仪式的“破冰”环节,营员们热情分享学术成果与生活热爱,从知己知彼到多元展示,让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迅速建立联结;专业知识介绍环节,学院详解所设立的交叉护理、急危重症护理、慢病管理等五大二级学科方向,结合参观第九人民医院的3D打印中心与第六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护理科学的前沿脉动;开放交流环节,为同学们创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与临床护士、工程师、朋辈等展开对话,碰撞出“护理+AI”、“区域医联体与灾害护理准备”等创新思路。交大医学院的院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始终萦绕耳畔,提醒我们以精诚之心践行大医使命。这段宝贵的夏令营经历,也将激励着我在护理学道路上不断探索。
——王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