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此次课程创新性地采用了“名医+思政课教师+思政教师”的多主体协同教学模式,为医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盛宴。首场活动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孙贇教授、主任医师,医学院学指委思政教师闵凤老师共同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丹老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参加首场活动启动仪式的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办公室主任康力,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叶福林,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雷禹,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华、副教授贺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指委思政教师团队。

在首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康力介绍到,“名医进课堂”活动会陆续邀请交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医生走进思政课堂,为同学们带来医学伦理、医学科技、医学生职业规划等相关话题;思政课教师会从思政课角度进行理论点评和解读;学指委的老师也将同学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与上课老师沟通。”同时,康力部长寄语各位同学,“希望各位同学能从医学视角理解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以每日认真学习践行爱国强国使命。”
名医进课堂:孙贇医生讲授生殖医学伦理
作为国内生殖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孙贇医生以“生殖医学中的伦理挑战”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辅助生殖技术、基因编辑等前沿医学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她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困境,如胚胎选择、代孕合法性、基因编辑的道德边界等,引发了同学们对医学伦理的深入思考。孙医生认为,“医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希望,但也伴随着复杂的伦理问题。”在讲课的同学,孙医生也对广大医学生们提出了要求,“作为医学技术的研发者,医学研究生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秉持’医学为生命负责’的基本原则,在伦理与技术的交汇处做出正确的判断。”孙贇医生通过具体的生殖医学伦理案例的引入,不仅展现了医学的科学性,更强调了医学的人文性和伦理性,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提问,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思政课教师引导:深化医学伦理与自然辩证法的结合
在孙贇医生的分享之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丹老师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生殖医学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阐释。他指出,生殖医学中的伦理问题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涉及生命起源、人类尊严、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他鼓励同学们运用辩证思维,从多角度审视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毛丹老师表示,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们在学习哲学理论的同时,能够结合医学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医学伦理是医学与哲学的结合点,它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人性。我们既要尊重科学,也要敬畏生命。”思政课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们从理论层面深化了对医学伦理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而富有启发性。
思政教师协同:链接课上课下全域思政
思政教师团队在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走进思政课课堂,通过课上课下的信息共享与思政课教师共同打造课上课下全域思政模式。在课前,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将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思政课教师,双方共同制定针对性的引导方案,为“名医进课堂”活动的话题选定与思政课教学“贴近学生”提供基础信息;在课中,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为日常管理提供多元信息;在课后,可以将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将思政课理论与学生现实思想动态相结合,增强思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实效性。
学生反响热烈:活动成效显著
孙教授的讲课和毛丹老师的发言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课堂气氛热烈。

有一位同学向孙教授提问道:“您刚才讲到的案例中,四位老人最后是携带胚胎到泰国做了试管婴儿。那么关于试管婴儿,您是如何看待未来试管婴儿伦理的世界性标准的制定?“孙医生认为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她进一步解释道:“从生命的伦理原则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伦理原则都应该是一样的。胚胎遵循物权法律原则,伦理永远要遵循法律,如果相关胚胎物权法律的缺失缺位就会导致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殖医学现象。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加快辅助生育立法。”接着,同学又提问道:“之前看到一些人工子宫研究的报道,您对这个技术未来应用和发展有什么看法?”孙医生回答道:“从医学技术上来讲,人造子宫会成功的;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双刃剑。对于没有子宫的患者,这项技术会给他们带来医学上的解决对策;但也会引发一些伦理争议。各位同学都是在做医学领域的研发工作,在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牢记技术创新要为生命负责。”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研究生表示:“孙医生的讲解让我对生殖医学的伦理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政老师的理论分析则让我学会了用辩证思维去看待问题。这样的课堂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意识到作为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名医+思政课教师+思政教师”的多主体协同教学模式,将医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思政与人文教研部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探索更多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