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2025年度第一次教研室主任工作例会在懿德楼101会议室举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研部办公室负责同志,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附属医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由医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研部办公室主任康力主持。

赵文华在讲话中对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前期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教研部办公室、各教研室主任,特别是医学院相关职能部处,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把医学院思想政治和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的建设与推进,作为重要的议题来重视与思考,群策群力,对教研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建设性意见。就如何高质量推进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有效增强思政引领力,构建交医特色“大思政”格局,赵文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从思想引领的高度,铺好“上下融通”的路子。要利用好教研部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用对待教学科研的态度,开展有组织、有目标导向的思政人文教育工作,力求“上级有要求,师生有需求,我们有响应”。二是从教育理念的深度,放好“教学研究”的样子。要以两校合并20周年、学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精神为契机,立足思政课堂这一主渠道,开展有目的性的思政人文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立体化教学方法,带出一批“大思政”师资。三是从改革创新的角度,打好“思政育人”的底子。要做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开展高质量课题研究,着眼推进交医特色“大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着力破解过程中的育人难题,有效提高“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康力在主持会议时讲到,各教研室要根据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各教研室工作计划,并探索形成教研室制度体系,指导各教研室工作开展。要立足工作实际,打破教研室间的壁垒,加大融通,针对工作需求开展各类专项培训,更好地提升教研室的融合力,彰显育人潜力与效度。

教研室贺莉、郁松、雷禹、邵莉、陆勇分别从教研室建设情况、2025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汇报。医学院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办公室徐晓滢介绍思政与人文社科研究相关情况。自2025年起,医学院将设立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帮助从事思政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教职医务员工提高教学与研究相贯通、管理与研究相衔接、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能力,孵化一批高水平的思政与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营造医学院思政与人文社科研究氛围,繁荣思政教育与人文社科的学科发展。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育人模式、课题研究、课程建设、资源融合、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
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成立以来,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先行先试、主动作为,打造五大特色鲜明教研室,在附属医院设立分部,形成了“1+5+X”大思政工作体系和协同思政育人新机制,统筹推进并建设具有交医特色“大思政”工作,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二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相关成果入选市教卫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典型案例、首批上海新时代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并斩获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项目3项,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示范团队3个、教学名师2名。站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一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历史方位,医学院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如何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更好地融入思政与人文教育,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把“大思政课”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办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