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全球健康学院主办2022第六届中国国际医疗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全健康与耐药控制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1-24 14:57:33   点击数:

11月19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委会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医疗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全健康与耐药控制学术研讨会” 以线上直播形式胜利召开。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王少林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张炜教授,扬州大学李瑞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晓刚教授和陈轶坚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凯教授作相关报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8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专职副院长郭晓奎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并致欢迎辞,此次论坛由全球健康学院朱泳璋副教授牵头组织。

目前,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影响各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隐患之一。聚集全健康领域力量,跨部门、跨领域开展耐药控制研究,共同探索全健康的未来发展,需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专职副院长郭晓奎教授在研讨会致开幕致辞时提到,耐药控制作为中英两国的科研合作项目,体现了全球治理过程中,国家领导人对微生物耐药的重视,明年的中英合作项目将从One Health视角上进行一个综合性研究,希望各位科研者在全健康及微生物耐药方面加强沟通交流。

王少林教授从抗菌药物使用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目前的情况和研究进展及One Health策略下应对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全健康”理念下”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与控制”。王教授提到了动物源性细菌及其耐药性问题严重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防控细菌耐药性需要医学、兽医、农业、食品、环境、经济等各领域的共同合作;需要基于基础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用药政策指导动物养殖,控制耐药性蔓延。并且强调: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细菌耐药性仍是非常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徐晓刚教授分享了糖肽类抗生素在临床及养殖业的应用及其对细菌耐药性影响,以万古霉素的耐药情况为例,阐述了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的进化过程及其流行情况。提出抗生素不应该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认同“任何禁止或逐步淘汰使用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的决定,应该基于科学研究”的观点。

李瑞超教授介绍了动物源细菌新型耐药基因形成与传播特征研究,从新发耐药基因转移机制研究及新发耐药病原体耐药分子机制研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耐药从基因水平到人体及全球健康水平是逐级发展的,耐药基因的传播具有非常复杂的过程。以携带mcr-1tet(X4)质粒的研究为例,讲述了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的特征在食物源性动物中的起源。李教授指出,需要用One Health策略来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

周凯教授介绍了阴沟肠杆菌复合群种间进化差异及其对耐药性与致病性的影响,包括研究其进化相关的工作。阴沟肠杆菌复合群是临床常见的环境菌,是肠杆菌属的重要一员。周教授主要阐述了以下几点,一是阴沟肠杆菌在耐药机制方面,复合群种间的差异较大。二是霍氏肠杆菌区别于阴沟肠杆菌复合群。其本身含有更多的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导致了更广泛的流行,可对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具有临床意义。

张炜教授介绍了肺炎克雷伯菌及其噬菌体研究,分别从肺炎克雷伯菌简介、耐药机制、基因组分析、噬菌体控制及疫苗研究展开了详细的描述。主要介绍了噬菌体方案在防控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噬菌体作为抗菌剂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这些问题的可能策略。

陈轶坚教授围绕艰难所菌感染,讲述了艰难梭菌作为紧迫的公共健康威胁,逐渐成为被大众认识的全健康问题。从临床病例切入,介绍了艰难梭菌的背景、传播途径和过程、流行病学变化、疾病负担、来源以及对艰难梭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其中包括限制抗菌药物使用、防止院内传播等等。最后陈教授提及,从全健康角度需要监测来自人类、动物和环境的艰难梭菌,进一步了解CDI的出现、进化和传播,展开跨学科对话。

研讨会的最后,各位专家就各自的研究领域、目前现存的问题、与全健康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和交流。全球健康学院朱泳璋教授指出微生物耐药是全球性挑战,也是被WHO认定的“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需要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加强沟通与合作,真正理解全健康与微生物耐药的关系,从而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