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学科普

口腔癌的那些事

【 发布日期:2022-08-26 】

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刘剑楠

口腔癌,顾名思义就是口腔里面所发生的恶性肿瘤。很多人很难想象口腔里面也会发生恶性肿瘤,殊不知,口腔癌已是目前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常见癌症,其主要的发生部位包括舌、颊、牙龈、口底及腭等等。因口腔癌发生的位置较为隐匿、不易察觉,所以一经发现大多已经是中晚期,给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较差的预后。同时,口腔癌肿往往会累及舌、颌骨等重要解剖器官,引起进食、发音、咀嚼、甚至是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障碍。目前,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仍是口腔癌治疗的关键。因此,提高对口腔癌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口腔癌早期筛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口腔癌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总结,发现以下因素在口腔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1.地域。口腔癌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发病率间差别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新增的口腔癌病例近2/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较落后,普遍不重视口腔卫生、易引起营养不良有关。

2.年龄。年龄是影响大多数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接触潜在致癌原的时间也同时增长,对老化细胞的DNA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导致患癌几率增加。口腔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的患者约占口腔癌总发病人数的一半以上。

3.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好烟酒、咀嚼槟榔、口腔卫生差等。目前已得到公认的是吸烟会提升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并且随着吸烟时间以及每天吸烟量的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饮酒能够增加口腔癌发生几率已经被国际癌症机构所证实,酒精既会对口腔产生局部影响,也存在系统影响。饮酒过程中,酒精与口腔黏膜的反复接触,可导致口底黏膜化学灼伤,而且溶于酒精中的致癌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吸烟和饮酒对口腔癌具有协同作用,显著提升口腔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槟榔已被证实为口腔癌的一级致癌物,在有咀嚼槟榔史的口腔癌患者中,其发病部位多见于颊部,与无嚼槟榔史的患者相比,咀嚼槟榔者患颊癌的风险是前者的7倍。同时,口腔卫生不良和口腔卫生保健常识的欠缺也会增加口腔癌患病几率。

4.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中老年人是口腔癌的高发人群,其主要诱因是口腔内的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由其所产生的对口腔黏膜的长期刺激,极易导致口腔溃疡,而在刺激因素没有及时去除的情况下,便容易出现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最终导致黏膜异常增生,从而发展为口腔癌。

口腔癌之所以不容易被发现,一方面由于其位置较为隐匿,不易被察觉;另一方面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忽略,那么那些是口腔癌较为常见的表现呢?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充分给予重视:

1.肿块。口内或颈部有不明原因的肿块(触摸时可无疼痛感)。

2.舌的感觉或运动障碍。舌头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或舌头半侧知觉丧失、麻木,可能是肿瘤累及神经,应尽早查明原因。

3.颌骨与牙齿。颌骨的局部肿大,导致面部不对称,有时合并感觉异常、牙齿松动等症状。

4.疼痛与张口受限。部分口腔癌患者以不明原因的剧烈疼痛,或张口度减小为首先出现的症状,应予以重视。

5.反复溃疡。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愈合,癌性溃疡往往迁延不愈,一旦发现口腔内的溃疡超过十天未愈合,或是同一个位置反复出现溃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口腔癌的早期预防及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其预防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等。了解口腔癌的病因有助于做好口腔癌的防治工作,而早期、及时的干预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此类疾病,并有望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沪ICP备05052060号 沪举报中心沪公安网备31009102000045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地址: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东一舍102、105、107

邮编:200025

电话:021-63846590转776822或7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