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学科普

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可能引发口腔癌?

【 发布日期:2022-08-26 】

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曹巍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病症。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那么这两种疾病有没有相关联系呢?生活中关于口腔溃疡和口腔癌的一些误区传言是真的吗?

误区一:口腔溃疡只是小毛病

在我们普通人的认识中,口腔溃疡似乎不是什么大毛病,无非是上火了或是蔬菜吃少了、维生素缺乏,所以人们往往不重视此病,以为忍一忍就没事了。但实际上,如果口腔溃疡超过一个月仍不愈合,而且溃疡持续增大,就要考虑口腔癌的可能。因为,口腔癌早期也表现为一个小的溃疡,其特点就是不愈合。换句话说,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和口腔溃疡相似,所以我们必须对一直不愈的口腔溃疡引起重视。而且,溃疡反复不愈、疼痛,带来吃饭饮水、张口说话困难,也会严重干扰我们的生活质量。

误区二:口腔溃疡就是因为维生素缺乏

发生口腔溃疡,很多人认为是维生素缺乏导致的,一般医生也会给患者补充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加以治疗。但是维生素缺乏只是见于某些口腔溃疡患者,比如进食状态差、肠道手术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患者,大部分口腔溃疡患者只要正常进食就不会缺乏维生素。口腔溃疡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精神心理紧张、遗传因素、局部微循环、内分泌、疲劳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不仅仅是维生素缺乏。

    误区三:口腔溃疡就是“上火”

大家普遍认为得了口腔溃疡是因为“上火”,觉得以清热解毒治疗就可以。实际上“上火”这一说法仅适于部分口腔溃疡患者,按中医的说法来说,口腔溃疡并不全都是由“火气”所致,阴虚(虚火)、湿热、阳虚、肝郁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口腔溃疡。因此,我们应该对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加以鉴别后,再进行相关治疗。

前文提到口腔溃疡与早期口腔癌表现相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普通口腔溃疡与口腔癌呢?两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1、从溃疡形态上看:良性也就是普通的口腔溃疡形态多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且疼痛明显。而恶性,也就是口腔癌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摸起来感觉有些硬,不同于其他部位,而且溃疡不疼或疼痛感较低。

2、从溃疡大小上看:普通的口腔溃疡很小,一般2-3mm,很少超过5mm ;而口腔癌性溃疡通常大于1-2cm。

3、从病程上看:普通口腔溃疡一般1-2周即可愈合,就算不治疗一般也可自愈。如果还要长,它会换一个地方长。而癌性溃疡多是长时间不愈,且固定位置不变,不会换地方长,也不会自愈。若历时较长,超过两个月仍未痊愈,或发作频繁,一个月超过两次,都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4、从是否疼痛上看:普通的口腔溃疡通常很疼;而口腔癌性溃疡通常不痛,等到痛的时候一般都长到很大,或是晚期了。

5、从治疗效果来看:良性口腔溃疡正确使用药物效果明显,能加速愈合,恶性的则不明显。此外,有些人没有找到准确病因就擅自用药,也可能导致溃疡没有好转。

在了解了普通口腔溃疡与口腔癌的区别后,那么,什么样的口腔溃疡可能会是口腔癌呢?实际上就是那些经久不愈的溃疡,经常罹患口腔溃疡的同一部位,溃疡时长超过一个月,且满足上文提及的恶性溃疡的特点,就要考虑口腔癌的可能,此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如果溃疡经久不愈的话,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尤其要警惕创伤性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是与局部刺激因素直接有关的溃疡。牙齿折裂留下的残冠、牙齿表面沉积的结石、牙齿长得不齐或者长错位置、咬颊的不良习惯、牙齿磨耗之后形成的尖锐边缘以及做工粗糙的义齿(假牙)等都可能引起创伤性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咬颊、假牙器具等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而有些病人可能其实己经有了口腔癌,只是口腔癌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尚未被发现,这时恰好又碰到坚硬、尖锐的外力接触、摩擦,发生创伤性溃疡,就成为了有异常感觉的癌性溃疡。因此,出现了口腔溃疡,先找原因并解决这些创伤原因,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还没有愈合倾向,就要警惕是口腔癌。

口腔癌的常见诱因有:

1、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吸烟、饮酒都是口腔癌的发病因素。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另外长期进食热、硬的食物,导致口腔粘膜损伤,也容易发展成为癌症。

2、慢性炎症的刺激,主要是细菌、病毒、霉菌等的感染引起的。常见于患者口腔卫生差、长期不清理口腔。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致癌物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慢性炎症的刺激,容易引起口腔粘膜细胞异常的增生,长期发展可导致口腔癌。

3、异物长期刺激。牙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容易引起正常组织的异常变化,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4、饮食不均衡。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另外口腔癌也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锌量低。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口腔癌是一种口腔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且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病情将会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所以早期发现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口腔癌的高发人群多加注意,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排查口腔癌,以便能及早发现口腔癌,抓住早期治疗的机会。那么哪些人群属于口腔癌多发人群,应该多加注意呢?

1、一般情况下,口腔癌的发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而高发年龄段为45-65岁。

2、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喝酒以及嚼槟榔,三种嗜好皆有, 患口腔癌的机率就比较高。

3、水果蔬菜摄入较少,会导致维生素补充不足,造成免疫能力下降,会增加口腔癌的患病危险。

4、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就比较脆弱,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变的危害。

5、具有口腔癌家族史者,口腔癌家族病史会增加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沪ICP备05052060号 沪举报中心沪公安网备31009102000045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地址: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东一舍102、105、107

邮编:200025

电话:021-63846590转776822或7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