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左小磊

左小磊同志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的一名党员、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科研育人,立足前沿,服务健康”的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致力于解决新发展时期国家所面临卡脖子问题,努力培养有潜力解决这些问题的科研骨干力量。

一、立德树人,重在实践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世界格局演变、科学技术革命等不同角度去体会和领悟如何将科研工作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需求是科研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为了使每位研究生都能正确认识自身科研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之间的关系,左小磊同志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包括通过现场报告的方式深刻讲解课题组的研究内容与“四个面向”的联系;通过现场讨论的方式思考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能解决哪些卡脖子问题;启发研究骨干和研究生思考如何扭转多数临床检验设备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通过与临床检验科室联合讨论的方式充分认识我们现有的临床检验技术的短板,探讨接下来的努力方向等。这些尝试都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每个人的科研工作之中,使服务国家需求的理念贯穿于每位研究生日常实验中。

二、科研育人,面向前沿

我国“卡脖子”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础研究薄弱。左小磊同志在科研领域深耕多年,深刻体会到基础研究自立自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在选择研究领域方面,他选择了癌症检测,以求实现早期检测,减少病患的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同时,将这方面的研究经验和积累言传身教,传授给了课题组的研究生,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在假期,总能看到他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穿梭的身影,时而对着电脑仔细研读文献,时而与研究生讨论。在讨论时,他总是指着办公室窗外陆家嘴金融中心林立的高楼,向研究生强调一定要立足于世界最前沿,突破癌症靶标检测的灵敏度极限,实现癌症早期检测方法从零到一的突破,打破临床检验仪器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的现状,研制临床检验领域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标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他攻坚克难,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度参与新冠病毒RNA标准物质的研制,并获得国家级标准物质证书。

三、交叉创新,服务健康

左小磊从事化学和生物医学交叉研究,期望通过学科交叉给医学研究带来新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学科之间存在着重重壁垒,他通过各种机会与临床医生交流,并协助分子医学研究院推出“临床+”卓越项目,该项目必须由临床医生为负责人且至少有一位基础研究人员参与,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深度交叉合作,其中典型的合作科室包括检验科、肿瘤科、肝外科等十余个科室。最值得推广得是,他通过现场培训、举行科研组会等形式,把课题组得生物探针制备技术传授给了检验科、神经外科、肝外科等临床医生,并积极鼓励临床医生参加自己课题组的组会,促进合作与交叉。多种交流合作形式也催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合作培养研究型医生、合作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等, 并担任了仁济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的“筑梦导师”,旨在向医学生传授化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科学前沿。特别是所研发的四面体核酸探针,把前列腺癌早期检测的准确率提升了15%,有效降低了长期困扰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中的假阳性问题。

四、文化自信,继承创新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 左小磊同志充分认识到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坚持“四个自信”的结果。同时,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了,需要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坚定报国之心,坚守师德风范,坚持潜心育人,勇于开拓创新。他始终在不断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青年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如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升人才政治素质?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年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他创新性的推出了青年论坛,规定参会人员为非正高级青年研究人员。其目的是淡化职称高低造成的交流障碍,让青年科研人员充分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科研想法上的主动性,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之间的交叉与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该论坛收获很多,包括创新的科研想法、不同领域间的交叉合作、也触发了科研工作之外的很多有益的活动。

在这些年的科研工作和带教研究生的过程中,左小磊同志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同时,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愈发加深了他对科研工作以及对培养学生的热爱。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他已经萌生出一个好的想法,即以“建党百年,科研百年”为主题准备给课题组上一堂党课,用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精神激发青年人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