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党委:方琼

方琼,女,中共党员,汉族,护理学博士,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士、外科一支部组织委员/护士长、行政二支部副书记/护理部副主任,现任护理学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专家库成员、上海市杰出青年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等。

在护理岗位工作20余年期间,从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岗位再到护理教育岗位,方琼始终心系病人、情系护士、爱系护生,在每一个岗位上始终不断学习、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创新引领,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白衣天使初心和使命,在为患者提升护理服务内涵和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中挥洒智慧和汗水。

坚定信念、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自大学二年级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方琼始终坚守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二个维护”,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对党忠诚。

工作上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具有较强的尽业奉献精神,始终起到党员带头作用。临床工作期间作为护士长带头参加义务献血、放弃医院安排的两周休息,献血后第3天又投入到病房工作中;2008年汶川地震医院组织对口支援,方琼产假期间仍积极报名参加救援工作;新冠疫情第一时间准备好行李报名随时准备加入抗疫队伍;医学院护理学院工作期间主动报名担任班导师融入学生之中,参与策划“抗疫一线学长说”、“战‘疫’护声、朋辈分享等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讲述护理重要价值,弘扬抗疫精神,让在校学生传承优秀品格、树立专业信念、传承白衣精神。活动被人民网、《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取得良好效果和反响。无论临床护士还是学院教师,当遇到生活上困难与工作冲突,方琼总是主动承担起她们的工作。学院工作一年多以来,积极为护理学科发展谏言献策、参与完成“护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护理学科导师选聘分类指导细则”、“护理优秀青年人才奖”、“第五轮护理学科评估”、“护理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护理学-行政管理学双学位申报”等项目的设计、文件起草、调研和撰写等工作。作为学院党总支委员,指导支部书记积极开展“护新沙龙”,注重与教师和学生党员的沟通,竭尽所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坚持学习、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

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20余年来她坚持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学习、努力拼搏,从专科生起步,到本科、硕士,再到成为交医护理学院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不断努力进阶的学历背景让她坚定一个信念:护理虽不如医生那般光鲜,但也绝不止于南丁格尔在战场上的“提灯女神”形象,她可以为病人做得更多。同时,她不忘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创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尝试探索一条全新的专科化、全程、全人护理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由专科护士提供的“导航员”式全程疾病管理。为乳腺癌患者建立了一份超越国家标准和要求的健康档案,实现从疾病确诊、入院治疗(手术及放化疗)、术后康复、术后随访的全程介入管理。通过十余年的坚持和不断完善,专业成果在交医系统第一次获得上海市护理科技“一等奖”和中华护理科技“二等奖”。

她带领的护理团队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国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上海市 “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区”、“优质护理先进病房”、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示范点”、上海市“五一巾帼集体荣誉”和市总工会“爱心公益奖”等诸多荣誉。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守护人民健康

虽然不能投入抗疫一线,方琼始终不忘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使命,结合疫情后国家“预防为主、平战结合”、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目标,方琼全身心投入医学院领导带领下上海市首批3000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护理预备队”项目,与护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一起通过对472位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需求调查、大量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构建包括理论、桌面推演、模拟实训、虚拟演练和临床实践在内的300学时培训方案,工作进展作为预备队工作亮点刊出在上海市卫健委应急办工作简报中。同时,参与组织线上培训,与特多共和国护理人员分享我国抗疫经验、助力一带一路医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此外,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及科研人员,个人也成功申报成为上海市卫健委公共卫生人才项目-灾难医学与卫生应急管理学科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主编书籍5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宣传和推广相关经验和成果,屡获好评。始终不忘用科研人员的一份力量守护人民健康。

总体而言,该同志在党总支工作、护理临床、教学、研究等方面积极勤奋、锐意进取,并已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临床和教师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