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陈巍

救死扶伤,义无反顾的“上海英雄”

 

陈巍同志是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不管是H7N9H5N1患者的救治,还是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每一次危难之时,他始终冲锋在前,担当奉献。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拓展人生的宽度

2016-2017年期间,陈巍作为上海组团式医疗援藏队的成员,赴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工作,在那里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考验着身体的极限,陈巍二话没说就去了。这次,在得知疫情后,他第一时间取消了春节期间全家赴海外的旅行计划,放弃休息,坚守工作岗位。作为院内专家组成员之一,他积极参与排查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28日夜间,医院得到通知,需组建一支医护团队,赴武汉抗疫。陈巍医师当时正在医院值班,第一时间即主动报名,他说道:从这个疫情开始,我心里就做好了准备上前线。我是呼吸科医生,也是党员,还有援藏经验,我去武汉太合适了。” 第二天出夜班后,短时间内回家整理行装,便随队出发。

 

75一线医务工作者——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

陈巍医生是一名“75,是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由于专业对口,并有援藏工作经历,他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四批(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医疗组长。29日抵达武汉后不到24小时,医疗队便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房。刚到达病房、在参加院区组织的集体防控培训时,医疗队便接到任务——数小时内需收治大批量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陈巍医生立即和领队、护理组长、保障组长、核心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安排、现场协调,短时间内确定了当晚接诊患者的医护人员名单和分工,并制定了相应流程及应急预案。在收治病人前抓紧时间,反复强化训练穿脱防护装备,以期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

210日晚10点至211日凌晨6点期间,陈巍医生及其团队共收治2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经过现场评估和应急处理后,所有患者病情均趋于稳定、症状体征初步改善。短暂休息后,陈巍医生于当日早晨再次进入隔离病房污染区,带领其他队员,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问诊和病情评估,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之后三天内,病区又成批收治多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陈巍医生继续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将病区内所有52个床位上的患者的病情一一稳定。

 

发挥团队多学科优势,高效有序开展临床工作

作为医疗组长,陈巍医生结合国家新冠肺炎最新防控和诊疗指南以及当地医院情况,与核心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了各项流程和制度,包括出入隔离区精细流程、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消毒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依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此次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多为高龄并有基础疾病,病区内6成以上的都是老年患者、一半以上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而本批医疗队中除了呼吸、感染和重症专业,还包括心血管、肾脏、神经、内分泌等多个学科。陈巍医生发挥团队多学科优势,开展协作诊疗,制定个体化方案,在救治新冠患者中成效显著。援鄂三周已累计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70余人,治愈出院10余人,病情减轻转院4人。同时,作为光谷院区专家组成员之一,他每日参加院区的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发挥专科知识和能力,协助其他省市医疗队共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抗疫前线利用云端给医学生授课

陈巍既是一名临床医生,又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临床教师,结合此次疫情,百忙之中,他为医学生送上了“抗疫”寄语:“我们在救治过程中发现,内科学中的各种系统疾病都和这次传染性疾病有着相应的联系,希望大家不要单以自己的一个兴趣为出发点去重点学习,要记住我们的医治对象是一个整体”。此外,陈巍老师还录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视频课程,向医学生们传授知识和诊疗经验,激励着医学生们努力学习、敢为人先、履行医学誓言。

陈巍同志在抗击疫情中非常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他将上海的温度、瑞金的温度带给了武汉人民。他的所作所为完美诠释了“同舟共济,瑞金担当,广博慈爱,共克时艰”的援鄂抗疫誓言,也深刻显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