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柯:用精湛的医术,为民免除疼痛

     

 

       马柯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联合支部党支部书记,疼痛科主任,日间病房主任。作为一名党员,马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服务群众的意识,时刻想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医生党员,马柯更是通过不断修炼内功,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医疗临床处理问题能力,有“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能力,不断自我加压,努力学习业务,提高专业素养,做到“用精湛的医术,为民免除疼痛”。

       下面的一个事例也许能够说明马柯在现今医疗环境下面对顽固性疼痛疾患时所采取的态度和努力:2014年7月,疼痛病房前几天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疼痛患者-章先生,章先生身患肠癌,肝转移,经过治疗,肿瘤控制的很好,已经五年多没有进展了,唯一困扰章先生的就是顽固的上腹部疼痛问题,每次发作,剧痛难忍,痛不欲生,吗啡片口服到了800毫克每天,仍然止不住这种疼痛!要知道,10毫克吗啡就可以控制手术中的剧烈疼痛了!

       进院后,经过初步讨论,准备给章先生进行治疗顽固疼痛最先进的蛛网膜下腔吗啡泵植入术。但是,摆在医生面前的现实却是超乎寻常的严酷:章先生的血小板只有1.5万,仅为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而且一侧胸腔有超过四分之三的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患者情况这么差!手术风险这么大!要做吗?能做吗?看着患者饱受折磨的面容,看着患者夜夜不能安眠的痛苦,想到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和责任,经过科室技术核心小组的反复讨论,制定了周全的诊疗计划:间断式补充血小板至正常范围;负压吸引,小量多次引出胸腔积液;微调体内电解质和微环境。一切准备就绪后,在DSA的引导下,马柯主任精心设计了手术切口,完成了蛛网膜下腔吗啡泵微创植入术,当切口最后一针缝合结束后,体外电子控制的吗啡泵已经缓慢发挥了作用,当药液以每小时0.01毫升的精确速度输注入大脑中枢的时候,章先生的疼痛由术前的10分降到了1分!而最为重要的是泵内所使用的吗啡的剂量只是原来剂量的300分之一,由于药物直接达到神经中枢,不仅效果确切,而且副作用大大减少,术后一天章先生就可以下床活动,胃口好了,心情也开朗了很多,中断多时的原发肿瘤治疗也提到了日程表上。章先生笑了,医生们也笑了。目前,章先生的肿瘤状况非常稳定,整个人已经回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轨道中去了。

       这是一场难度超高的医学能力挑战,是一场困难和决心的抗衡,更是一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责任和担当的考验!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需要医务工作者拿出勇气、决心、高超的技能来为人民提供最为优质的医疗救治。当顽痛被解除,患者想要用各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时,马柯总是轻轻的那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除痛,乃神圣职业”的人生格言。

       马柯承担着临床医学院疼痛医学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传承医德,传播医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也积极推进疼痛医学的学科发展,并在各类学术团体中任职,包括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疼痛学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学会理事、疼痛康复学会秘书长等职务。

       除了专注于临床医、教、研一线工作,马柯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联合党支部书记一职。在支部工作中,马柯同志注重支部党员党性的培养,努力学习领会党中央各项文件的精神,结合门诊支部作为联合支部的特点,充分调动支部内日间病房、中医科、便民服务中心、营养科、疼痛科等不同学科党团员的积极性,为医院各项工作献计献策,整个支部形成“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完不成任务就寝食难安”和“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工作作风,在群众中发挥了良好的党员模范示范作用。

       马柯同志,一名对党忠诚、真抓实干的基层党员,一位拥有高尚医德医风的临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