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展望——2013年苗苗班学习体会

     

在辅导员老师的推荐下,我有机会来到“苗苗班”学习。开班的第一天,当我进入教室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有学生会团学联的主席,很多班级的班长以及团支书等等。他们中的许多面孔能在校园里的各式各样活动中见到,他们活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从那一刻起我就坚信在“苗苗班”的学习一定是一次获益匪浅的经历。
     本次学习共分3次,我个人将3次的课程分为两部分——追寻与展望。所谓追寻,指的是我们在课程中学到的前辈先人的伟人伟事,中国的发展经历,是历史,是前人已经为我们建立的基础。“读史使人明智”。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立足当今;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而所谓追寻,指的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对未来的规划,是未来,是我们将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们的未来正是祖国的未来,而我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就是对祖国未来的规划。学习时间虽短,但课程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大到关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小到与学长学姐的交流,有外出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也有课堂中的含义深刻的小游戏。课程围绕我们的生活学习,每一堂课都可谓精彩纷呈,让我们从中收获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事物。
     追寻——在陈挥老师的“中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课程中,我们又一次回顾了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如今人人都在谈及的中国梦。陈老师通过对我国历史的讲述和精彩的影音资料让我们回顾历史,了解自己所处于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大环境,对历史的学习,是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堂课程充满“正能量”,脑海中不禁浮现周恩来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在陈老师的另一堂课程中,我们回顾了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经历。王振义院士曾经和我们一样,都是一名医学生,他从一名临床医生转变为基础医学研究者,充分结合理论与实际,经过他多年的潜心专研,成为了一名血液学的专家,他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如今的王振义院士,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旧奋斗在医学事业的一线,每周查房,查房前对各个病患的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深刻的分析。虽然他平日的工作里主要以基础医学的研究为主,但是王振义院士的所作所为,依旧兑现了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的承诺。他的经历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而他本人作为我们的前辈,老学长,也让这个榜样更加清晰,触手可及,更容易让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寻找到当今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最后一堂课的钱学森图书馆的参观中,我们从钱馆所陈列的物品以及馆内的一些影音资料中,再一次深刻了解了老学长——钱学森的一生。他的一生立志于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奉献祖国。虽然钱老与我们处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但是他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当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就立刻想要回国,投身祖国色建设。尽管受到了美国当局的种种阻挠,尽管回国就意味着放弃了在美国荣华富贵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依旧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当今许多青年立志留学移民外国,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国籍,不愿意回国。相比于钱老,他们的志向显得是那么的卑微。虽然钱老的故事早已成为了历史,但是这种精神在当今仍然并且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展望——在与医学青年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立足当下。三位优秀的学长学姐向我们介绍他们曾经的经历,所走过的道路——学习,学生工作,职业规划。虽然医学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有比较明显针对性的学科,但是当今的医学生依旧迷惘,对于外来的出入并不是十分了解。有的人选择在黑暗中摸索,但是难免会碰壁,会受到挫折与打击。但是有了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经过他们详细的介绍,让我们针对医学之路有了更明确的了解。他们仿佛指路明灯,为我们解决学习工作上的疑惑。他们中的两位甚至是曾经“苗苗班”的学员,这也就让此次交流显得更为亲切。看着学长学姐们近乎完美的简历,在羡慕之余暗暗下决心要向他们学习。
     朱建征老师的课程侧重于人生的选择,他告诉我们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学生工作经历丰富的朱老师以他的学生为例,讲述了做出不同选择的几个大学生的不同经历。朱书记指出,当下所做的抉择,当下所做的事,都会在未来拥有不同的收获。而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我们该如何做出更好抉择,这也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如何做出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抉择在大学这个脱离了父母老师严格管教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崔勇老师有关“大学,大爱”的课程,则侧重于丰富我们的思想。所谓仁心仁术,有仁爱之心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拥有伟大的理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这一堂课可谓是心灵上的洗涤,精神上的升华。仁爱是我国儒家的传统思想,而再当今医学中也已经引入了人本的概念。现今的医学不再只是把病人当成是需要修理的仪器,而是要在治疗的同时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结合培训课程,回顾我个人的大学经历,我基于个人爱好与家庭成员的健康,选择进入医学院学习医学。另一个吸引我学习医学的原因是因为一生的社会地位,随着当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医生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尊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伟大责任和使命。医生除了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也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走出高中的题海,为了锻炼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也为了能有更加全面的发展,进入大学后,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生工作与学生活动,当然也包括此次参加“苗苗班”的学习。从团支书到团学联的副主席再到羽毛球协会的会长,可以说我在各个学生工作领域都略有涉及,在此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老师与同学,在于他们交流沟通以及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工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领导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我学会了关注与任何一个细节,了解同学们的想法,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
     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的将来所从事的事业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所做的每一个抉择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最正确的,却都是我扪心自问朝着我所向往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的。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目标: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一名技术高超受人喜爱与尊敬的医生——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一份自己的贡献。无独有偶,此次“苗苗班”的学习也是针对我的这几个人生大目标。虽然当下“苗苗班”的学习并不会马上转变为可见的收获,但是当多年之后再回首,我一定会从中发现一些有助于我在人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蛛丝马迹。
     本次学习对于我的人生来说虽然短暂,但是我相信会成为人生的一个难忘而重要的记忆。学习期间,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同学,通过和他们的接触学习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中,我进一步明确了我的大学规划;了解了王振义钱学森这两位老学长的经历,我更加坚定了人生目标;展望中国梦,我意识到了作为中国年青一代的使命。少年医,中国梦!只有每个大学生提高了个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修养,才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中国梦。